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作为价值和意义的基础,对人类世界的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活动为前提,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和目的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过程与“人”的因素密不可分,其本质在于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其中,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素的人,既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策划者和组织者,也是教育活动的客体、接受者和参与者,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确立人性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的一大进步,是对人性基础的功能与价值的重新定位,也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诸社会要素的变迁,人性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人性本质和人性基础,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以及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创造性的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科学的人性理论为指导,敏锐把握时代变化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弘扬人性关怀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激发其活力。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在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性的关系,深入探讨如何构建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本文通过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人性的关系,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性为基础的必然性,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性基础作用的表现,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寻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要素、特征、结构、构建原则以及构建途径。全文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相关理论概述(文中第一、第二部分)。首先,归纳人性的一般含义,述评古今中外人性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借鉴意义。此处对我国传统人性观、现当代人性研究和西方人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进行简要评述,揭示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其次,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人性含义,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及人的主体性四方面,对人性进行综合、立体、多层次的观察和讨论。第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性为基础的必然性(文中第三部分)。这是全文立论的重要基础,也是重要的创新之处。该部分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内在规律和人性形成发展的固有特征出发,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源于人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当性根源于人的意思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源于人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源于人的矛盾性,从而最终得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根源于人性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其对促进人性发展的价值大小。第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内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性基础的体现(文中第四、第五部分)。这是本文写作的重点,是另一突破创新之处。首先,概括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四重内涵,即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性、遵循人性形成与发展规律、采用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的方法与手段和力求教育对象人性的丰富与完善。其次,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性基础的体现,阐明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遵循人性形成与发展规律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采用人性化的方法与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保证,教育对象人性的丰富与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体现。第四部分: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文中第六部分)。这部分是全文的归宿,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性研究实践意义的具体化。首先,概述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概念、功能与基本要素。其次,阐述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五项构建原则和四重要求。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环境出发,具体分析构建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途径,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