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藏纸是我国传统手工纸之一,是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界普遍认为藏纸起源的时代是1300年前的唐高宗时期。随着19世纪末期机制纸开始引入我国和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传统藏纸因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相对低下,逐渐衰落并曾一度停止生产。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个别地区的藏纸生产逐步恢复,传统藏纸生产工艺才得以保存下来。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以藏纸为载体的经文古籍卷帙浩繁,而且其修复用纸的需求也不可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纸是我国传统手工纸之一,是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界普遍认为藏纸起源的时代是1300年前的唐高宗时期。随着19世纪末期机制纸开始引入我国和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传统藏纸因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相对低下,逐渐衰落并曾一度停止生产。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个别地区的藏纸生产逐步恢复,传统藏纸生产工艺才得以保存下来。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以藏纸为载体的经文古籍卷帙浩繁,而且其修复用纸的需求也不可低估,所以,我们应该对传统藏纸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对藏纸的历史文献、藏族造纸技术的实地调查和现代藏纸的性能检测进行综合研究的工作开展得较少。本文关于藏族传统造纸工艺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广泛搜集和梳理文献资料,对极其零散的藏纸相关文献记载进行汇总分析,包括藏纸的产地、原料、工艺、用途、特点和检测结果等,对藏纸形成初步的较为系统的认识。二、对目前藏纸生产点尼木藏纸、彩泉藏纸、金东藏纸和布达拉宫藏纸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目前的藏族造纸技艺以及与历史上传统造纸技艺相比较所发生的变化。发现目前所调查的西藏几个藏纸生产点,原料以瑞香科植物为主,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纸药和填料。浇纸浆后,不同生产点使纸浆分布均匀的具体操作方法各异。尼木蓝黑纸的压纸工艺对于认识中国传统厚纸的加工工艺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三、以现代藏纸的典型代表尼木藏纸、彩泉藏纸和金东藏纸为例,对藏纸的表面形貌、纤维形态、物理性能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测分析,包括纸张的抗张强度、撕裂度、耐破度、耐折度、平滑度、柔软度、D65亮度、pH值等指标。对部分现代藏纸进行老化周期较长的干热加速老化试验,测定纸张老化过程中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折度、D65亮度和pH值的变化,来研究不同藏纸的耐久性,并和安徽泾县宣纸的耐久性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金东藏纸2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耐折度明显高于其它藏纸,与宣纸相比,尼木藏纸1、金东藏纸1和金东藏纸2在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和耐折度方面的耐老化保留率更高。四、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藏族造纸技艺及其科学价值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浇纸法是造纸术起源时期采用的工艺,并从藏族造纸技艺的工艺现状提出科学化、数字化和标准化的保护和振兴措施。通过对藏纸的文献搜集、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勾勒了藏纸的发展概况,了解了目前的藏族造纸技艺,实现了对藏纸性能的定量认识,为藏纸的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
其他文献
维生素被称为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虽然不能直接为机体供能,但参与机体各种代谢,是维持机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一类物质。由于运动员能量消耗大、机体代谢速度快,相对于一般人而言,对维生素的需求也就更大,极易出现维生素缺乏,可能会对其运动能力及竞技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运动员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大数据的调查显示,维生素营养补充剂在市场中54.41%为保健食品,其中复合维生素占比率最高,
学校作为少先队工作的基层组织,应当树立、激发、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本文旨在为学校如何提升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小学教学系统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场景,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中要求各级教育工作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少先队活动的重要意义。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以红色主题活动形态、红色文化的融入构建少先队活动规定课程。当前,少先队主题活动形式仍然有限,主题活动不够深入,开展主题活动的资源支持十分有限。其原因是社会支持力量缺失、学校方面存在对主题活动认知的偏差,导致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开展停留在浅
新时代的少先队员阳光向上,新时代的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在少先队,每一个仪式都是队员们成长历程的见证,每一次活动都能点燃队员们心中美好的理想。让我们拿起相机和笔,记录下少先队活动的精彩时刻,展示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新风采。
目的对维生素C、维生素D用于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进行循证评价,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可能的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建库至2020年2月13日相关文献,手工检索综述中的参考文献及数据库中未收录的文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进行评价。目前对于COVID-19、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治疗与预防,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心灵感应,2018年6月15日上午10时许,我放下手头的工作,顺手从书架上珍藏的历年《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地参》)杂志中抽出一本翻阅,既为阅读,也为怀旧。这本《中地参》是1994年1、2期的合刊,杂志封底一张张熟悉的照片再次映入眼帘,那是时任主编李承林老师,编辑卢文石、郎根栋、雷鸣、易丽娟老师,以及他们通过文字向全国的作者
以某地方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为研究对象,在建构主义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该校校本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尝试将网络课程与学习共同体相结合,从参与者、规则制定、环境设计、过程跟踪与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学习共同体,分析了网络学习共同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及局限性,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强,各国政府都推出了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不断地加强对人们的环保教育,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必须通过生产绿色产品来抢占市场先机,这样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不得不向绿色供应链管理转变。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实现保护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绿色创新是生产绿色产品的先决条件,也是推动绿色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