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强,各国政府都推出了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不断地加强对人们的环保教育,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必须通过生产绿色产品来抢占市场先机,这样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不得不向绿色供应链管理转变。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实现保护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绿色创新是生产绿色产品的先决条件,也是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创新必然需要投入资源,且存在着失败的风险,所以供应链企业会考虑是否进行创新投入。本文从供应商和制造商的非合作创新投入决策入手,分析非合作创新下的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创新投入策略;然后从合作的角度构建基于成本分担契约的合作创新决策模型;主导权力的转移和成员企业的公平偏好是影响利润分配的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主导模式下以及考虑公平偏好的绿色供应链创新投入决策及协调问题。首先,构建基于供应商和制造商的绿色供应链非合作创新投入决策模型,比较分析了各模型的均衡结果,基于各模型的均衡结果分析了供应商和制造商的绿色创新策略;探讨供应商和制造商在固定供应价格和可变供应价格下的创新投入策略。研究发现,在非合作博弈下,固定供应价格时制造商会选择实施绿色创新,而可变供应价格下不会选择实施绿色创新。进一步,构建基于成本分担的绿色供应链合作创新投入决策模型,在集中决策下给出最佳的政府补贴系数,并利用绿色价格比来分析消费者的福利。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各个模型的均衡结果,研究各参数变化对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创新投入以及双方最优利润的影响。然后,在考虑政府绿色补贴及制造商销售努力的情形下,研究绿色供应链的主导模式及协调策略问题。在供应商主导和制造商主导两种不同主导模式下,探讨政府的绿色补贴政策、供应商的创新投入与制造商的销售努力对新产品的定价、销量以及供应链成员企业与系统整体利润的影响。设计“收益共享—成本分担”契约,以实现供应商与制造商各自主导模式下的完美协调。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分析比较各个模型的均衡结果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当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的情况时,构建以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绿色度为标准的奖惩契约模型。分析在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绿色度大于或小于制造商需求的标准时,制造商公平偏好程度对产品绿色度、产品价格、制造商利润、供应商利润和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产品绿色度下的协调条件。供应商和制造商的谈判能力和话语权的不同,会导致渠道力量并不相当,因此,通过选择不同的公平偏好的参照点进一步研究,分析供应商和制造商渠道力量的差异对绿色供应链的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对公平的关注程度和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程度相等时,绿色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最大,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绿色供应链参与主体的渠道力量的差异对整体利润有着显著影响。通过数值算例分析验证了研究结果。最后,以某新能源汽车企业A和某动力电池企业B所在的绿色供应链(简称“AB绿色供应链”)为研究背景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收集企业A和企业B的经营数据,应用本文构建的创新投入决策模型分析企业A与企业B的创新投入策略,验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对AB绿色供应链创新投入和消费者舆情的分析,给出AB绿色供应链创新投入的对策建议,也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绿色创新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