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到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转换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n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品的开发完整流程是设计、分析与制造的过程。在机械系统领域,三维CAD软件虽然存在接口使得机械系统的设计模型能够导入到动力学分析软件,然而这种导入得到的模型并不是一个装配体,而实质上只是零件的位置摆放,零件之间的约束关系是无法导入的。显然这无法在动力学分析软件中迅速地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分析,还需要进行模型的重新装配。  基于上述情况,本课题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业信息化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依托,研究机械系统的三维装配模型到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转换。这样可以减少用户的重复建模,直接由三维CAD模型生成动力学模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本文首先研究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分析与表达,由多体动力学的建模理论得出动力学模型要解决的问题,对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表达进行研究,包括模型元素的分类,部件、几何元素以及基本几何约束的表达。  其次,对于三维CAD系统的结构与表达进行研究,包括三维CAD的装配结构,装配模型元素的分类以及三维装配中的工程约束表达。  再次,对装配约束模型向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转换进行研究,包括转换的流程、模型定位信息的转换,以及刚体物理信息的转换方法,并对工程约束与运动副的区别进行分析,对常见的运动副的识别提供了实现方法。  最后,在UG平台上开发装配模型向Simulink动力学模型的转换模块,并在UG上建立挖掘机的装配模型,导入到Simulink环境下进行运动学的分析,验证转换的可行性以及转换模块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平菇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平菇生产的病害,早期监测和防治是关键。采用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毒素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t-1A)/(
移动机器人对当前感知环境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分类是实现无冲突行走的关键技术.该文使用多传器融合技术,提出了对机器人当前行走环境的特征提取方法.由于模糊控制技术不需
工程广义优化设计是在设计方法学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复杂技术系统的特和现代工程设计的要求,面向全系统、全过程和全性能的优化设计.由于系统模型的复杂性(包含产品的整机、系
工业产品“宜人性”是一个抽象模糊的概念,由于现有的三维辅助设计软件都没有针对工业产品设计“宜人性”问题提出相应的辅助设计模块,设计者只能凭借自己设计经验来主观设计
完整的焊接过程中实现了传力、传热及传质这三大方面的传递,电弧就是这三方面输入量的载体,同时反映了电弧的力、热和电三方面的特性。电弧这三个特性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焊缝
废名在《论新诗及其他》中通过对新旧诗歌的对比分析,完美概括了他的新诗观即“诗的内容”、“散文的文字”,感悟式的分析虽有不足,却给新诗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向.
在真空差压分级加压铸造ZL205A铝合金过程中施加交变磁场,研究交变磁场-真空差压分级加压协同场作用对ZL205A铝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分级加压压差不变的条件下,随
摘要:众所周知,高考学生掌握对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化专题复习的方法、明确复习的重点与注意的问题是提高复习效率与高考成绩的关键。本文结合笔者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解读和备考体会,为高考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建议。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重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119  古代中华文明灿烂辉煌,显耀世界,不仅有
该文对变薄拉深铝罐的力学和加工中的摩擦润滑行为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上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应力变和后拉力效应,确定了变形特征.利用简便方法推导了最大变薄率的计处公式.在拉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探伤、模流分析等手段,结合正交试验和力学性能检测,研究慢压射工艺对YZAlSi9Cu3发动机气缸体压铸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发动机气缸体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