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吉图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一个比较新的成员之一,它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参与联合国图们江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唯一的沿边近海地区。长吉图地区位于吉林省的核心区域,所以大力发展长吉图地区,构建区域行政协调机制必将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本文从详细论述长吉图地区发展意义的战略性和重要性开始,力图说明长吉图地区行政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中国区域经济、区域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以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思想为基础的政府干预理论,以及区域经益的帕累托改进理论作为对长吉图地区行政协调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根据国务院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中给予长吉图区域四大定位:1、长吉图地区定位为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2、长吉图地区定位为作为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区域。3、长吉图地区定位成为中国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4、长吉图地区定位为东北地区新的增长极点。由于长吉图区域的发展是刚刚起步的,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政府在长吉图地区发展中将起到主导和中心的作用,而长吉图地区的发展是长时间的过程,也是由快转慢再转向平稳发展的历史过程。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官本位和地方保护的思想长期存在,使长吉图地区作为新兴的区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行政区壁垒”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地区间经济差异过大和周边国家环境复杂等问题,都是本文需要面对和结局的问题。根据长吉图地区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在国际上比较成功的日本区域发展的经验,提出长吉图地区应该加快制度的创新,进一步完善长吉图地区行政一体化,通过政策的倾向,尽可能的缩小地区间差距,达到不同区域的互补。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和周边国家的沟通,赢得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建设相互的行政协调机制,借此推动长吉图地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