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13000年以来水位变化与生态演化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adlyiw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泥炭地包含500-700 Gt碳,泥炭分布和演化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便是气候变化。目前,泥炭湿地沉积过程和生态演化如何响应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在全球变化过程中,区域降水异常导致的洪涝灾害、干旱化等水文事件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水文事件对泥炭地生态、碳动态平衡乃至全球碳循环产生巨大影响。泥炭沉积中蕴藏着丰富的古环境、古生态信息,识别泥炭地生态演化如何响应水位变化极其重要。大九湖是中国中部少有的亚高山泥炭湿地,自末次冰消期以来开始发育。本文主要以大九湖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在AMS14C准确定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态调查及钻孔沉积物代用环境指标分析,恢复了13000年以来大九湖泥炭地的水文演化历史,得出大九湖水位变化与区域季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湿地生态演化如何响应区域水文变化,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钻孔年代学与沉积学研究:ZK5理化参数重建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特征。粒度频率曲线结果显示为单峰模型,峰值位于10μm左右,沉积环境相对稳定。微量元素(Cu、Pb、Zn、Cr除外)主要来源于原地矿物,其变化与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呈显著负相关(R<-0.9)。沉积物理化学指标记录表明,大九湖盆地20000年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响应了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控制的亚洲夏季风变化。2、现代生态调查与生境识别:大九湖湿地由湿润到干旱变化的6种生境类型组成,对应的植被类型分别为湿生泥炭沼泽、湿生草本沼泽、半湿生退化沼泽、湿生-中生草甸、中生-旱生草甸、旱生草甸。表土植硅体调查结果表明,大九湖常见植硅体类型包括,扇型、方型、长方型、鞍型、哑铃型、十字型、帽型、齿型、多铃型、棒型、发细胞及少量裸子类和阔叶类植硅体。沿水位埋深(DWT,Depth to Water Table)由低值到高值(对应湿润到干旱)排列,研究区43个样方表土植硅体的6个组合带敏感地指示了6种生境特征。3、基于现代过程的植硅体-DWT转换函数的创建:表土植硅体组合与8种环境因子(TOC、pH、磁化率(χ)、总氮、总磷、表土温度、DWT、粒度)的相关性分析结论如下:冗余分析(RDA,Redundancy Analysis)表明:8个环境变量共解释了51.6%的变异信息。其中,DWT是影响植硅体形态组成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单独解释了25%的变异信息,明显高于其他环境变量对植硅体变异的解释量。利用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WA-PLS)模型构建了植硅体-DWT转换函数并用bootstrap cross-validation对模型进行评估发现,DWT的预测值与真实观测值最为接近。因此,本文基于WA-PLS创建的植硅体-DWT转换函数可用于钻孔沉积物实现泥炭地古水位定量重建。4、古气候重建及其环境意义:基于泥炭地表土数据库建立的植硅体-DWT转换函数,对ZK5古水位进行定量重建,将大九湖13000年来的古水位变化划分为5个阶段,包括3个长时间尺度的湿润期和2个长时间尺度的干旱期。3个DWT低值(湿润)时期主要发生在距今13000-11500 cal yr BP(DWTmean=7.28 cm)、9600-7500 cal yr BP(DWTmean=10.37 cm)、3000 cal yr BP-至今(DWTmean=7.11cm)。2个DWT高值(干旱)时期包括11500-9600 cal yr BP(DWTmean=19.14 cm)和7500-3000 cal yr BP(DWTmean=25.73 cm)。13000年以来大九湖水位与长江中游降水重建记录的对比结果显示,大九湖古水位变化敏感地响应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季风降水变化。大九湖2015-2017年环境参数的原位监测显示,大九湖DWT夏季为低值(DWTmean=2.1cm),冬季为高值(DWTmean=6.0cm),与研究区季节性降雨(夏季Pmean=5.6mm,冬季Pmean=0.9mm)吻合。古今结合研究表明,大九湖是典型的雨养型泥炭沼泽,其水位波动主要受控于降水变化。此外,在全国表土植硅体和现代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基础上,利用全国表土植硅体-气候因子转换函数结合ZK5植硅体组合对大九湖进行了古温度定量重建,结果表明大九湖18000年来的温度变化响应了北半球气候变化阶段,依次为末次冰消期(18000-10000 cal yr BP),全新世适宜期(10000-3000 cal yr BP)和全新世降温期(3000 cal yr BP-至今)。大九湖13000年来水热组合表明,B/A时期及中全新世时期气候以暖干为主。而YD时期,早全新世和晚全新世为冷湿气候。长江中游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水热配置在千年时间尺度上整体呈现暖干、冷湿的气候格局。5、古今生态演化的水文相关性分析:大九湖泥炭地现代及过去生态演化与DW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泥炭地生态系统如碳循环、微生物活动、植被组成均敏感地响应了DWT变化。其中,DWT高值时期(干旱期),CH4排放量下降(冬季日均5.3 nmol.m-2.s-1),CO2排放量增加(冬季日均0.7μmolCO2.m-2.s-1),泥炭(中全新世最低沉积速率约0.02mm/yr)及碳沉积速率下降(中全新世最低值6gC/yr/m2),泥炭地碳埋藏能力及碳汇功能下降;与此同时,氧化环境下好氧细菌活动的增强导致藿烷通量增加(中全新世>1μg/g/yr),指示干旱的有壳变形虫(如Trigonopyxis arcule,Euglypha rotunda type,Assulina muscorum,Habrotrocha angusticollis)和硅藻(如D.contenta,L.mutica,P.borealis,H.amphioxys)种类出现响应了干旱生境;早熟禾亚科比例有所下降,湿地植被类型多为草甸。DWT低值时期(湿润期):CH4排放量增加(夏季日均30.8 nmol.m-2.s-1),CO2以吸收为主(夏季日均-3.6μmolCO2.m-2.s-1),泥炭及(早、晚全新世沉积速率>0.07 mm/yr)碳沉积速率上升(早、晚全新世>10 gC/yr/m2),泥炭地碳埋藏能力及碳汇功能增强;还原环境下好氧细菌的活动减弱导致藿烷通量下降(早晚全新世约0.2μg/g/yr),指示湿润的有壳变形虫和硅藻种类较多;早熟禾亚科比例增加,湿地生境类型多为沼泽。总之,本研究率先通过表土植硅体-DWT转换函数实现了大九湖泥炭地过去13000年来的DWT定量重建,揭示大九湖古DWT变化主要受控于长江中游古降水变化,该研究结果为长江中游地区现代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新证据。此外,生态演化与DWT变化关系的古今研究表明,湿地生态演化敏感地响应了DWT变化,为今后进一步探讨泥炭地生态响应全球变化提供了重要佐证。
其他文献
互联网以内容为中心的传输特征日趋明显,而当前网络以“端到端”连接为基础的互联方式,使其难以满足逐渐增强的内容传输需求。内容中心网络(Content Centric Networking,CCN)
20世纪,钢琴作品流派纷呈,多元化和多极化是20世纪音乐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音乐在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世纪的钢琴艺术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响,诸如经济发展、社会思潮
相比用于低轨对地观测的可见光单一波段光学载荷,可见光加中波红外双波段载荷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用途更为广泛:可见光、中波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不仅可以同时获取高分辨率的
泄漏检测技术是当今重要的安全检测技术之一,它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燃气用具、医疗仪器、航空航天、油气管道等行业。泄漏检测的目的在于对目标对象进行密封性能测试,即
区块链技术自诞生以来,因其去中心化、安全可信、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已在金融服务、身份认证、医疗健康、物联网、资产证券等诸多领域崭露头角。共识算法作为底层区块链的核心技术,能够在缺乏中央控制的网络中,通过自组织、大规模协作的方式实现分布式账本的一致性,同时共识算法也是制约区块链技术商业落地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以工作量证明为代表的公有链算法面临着吞吐量低下、交易延迟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4种植被恢复模式的8个土壤肥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8个指标可分为3个主成分:①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全氮;②水解氮;③速效磷。
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论证得到,正是因为我国针对当前形势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从而保证了我国的宏观经济仍然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社
偏好相似理论是以需求为研究出发点,研究世界各国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并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通过对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同主要贸易伙伴在需求上具有重叠性的分析,并结合偏好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Breast Cancer,TNBC)是指免疫组化标记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的一类,其恶性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凝血功能检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实验组选择50例于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患者,参照组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