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制定视域下群体性事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是民众权利意识不断苏醒和治理模式不断变迁的过程。当前,改革不断深化,经济体制转轨、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调整相互交织,社会中原有的利益格局不断分裂重组,高水平的经济发展与相对滞后的社会制度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健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如国有企业职工大规模下岗、征地拆迁中农民利益被侵蚀、环境污染问题加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公共权力滥用、公职人员腐败现象严重等。弱势群体处于社会底层,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情况屡见不鲜,中华大地上不断地上演着各类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干扰经济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许多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是由公共政策失误引发的。公共政策制定者“人本理念”的缺失和社会问题预见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的缺失,且累于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的不合理,造成政策失误,直接损害到民众的利益,点燃了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而政策制定过程中,问题丛生,“暗箱操作”滋生了腐败的土壤,权力异化,信息不公开,缺乏与民众互动,难以真实地了解民众诉求,加之社会监督缺失,又为政策的失误提供了“保护伞”。政策制定过程中民意缺失,致使公共政策政治合法性基础动摇,以至于政策执行受阻,为群体性事件埋下“祸根”。在民众利益诉求渠道以及权利救济渠道不畅的社会背景下,限于法律素质和社会资源的匮乏,民众难以采用制度化的方式解决面临的困境,在追求生存机会的压力之下只好寻求群体性事件的路径依赖。况经过多次与政府的博弈之后,群体性事件处理结果也让民众相信这种方式的有效性。然而,群体性事件中民众大多采取大规模集会、游行、示威、阻塞交通的方式,甚至经常发生暴力械斗以致对国家机关实施打砸抢烧等行为,且时常伴随流血事件发生,严重影响着社会秩序,给民众的生命和财产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同时,也为社会有序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加了障碍。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且行动组织化不断加强,“意见领袖”的作用不断彰显,技术化手段的应用,尤其是与网络强大的力量结合,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增加了社会管理压力,使得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治理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如何有效的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俨然已经成为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者的素质,保障民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增加民众对政策的支持度尤为重要。充分完善民众的参与和表达机制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治理群体性事件的一剂良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组织管理制度、重大项目维稳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听证制度的完善更是不可或缺。与此同时,民众利益诉求渠道的通畅更是不可偏废,沟通协调机制、权利救济机制等机制的完善和改革更要加快进程。民众的法律素质提高对于有效化解群体性事件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民主化进程,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俨然已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
其他文献
铝合金材料的理化性能主要受抗拉强度、延伸率及硬度等影响,其中,抗拉强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材料所能承受的力的大小。从材料化学成分及热处理数两个环节来研究提升ZL111合金抗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原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微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如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没有形成广为企
作为毕业于欧洲大学中的第一位中国人,黄宽将成为西方世界医学艺术与科学的代表,将在他的国人中产生重要的影响。黄宽(Wong Fun),被尊为"中国人始留学欧洲习医术者"。作为中国第
在线性空间自回归模型的研究中,本文首次提出了将三种惩罚LASSO,ALASSO,SCAN进行惩罚效果的比较;然后利用惩罚最小二乘进行参数估计,在三种惩罚函数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且将
现如今,经济高速增长,公民的财富逐渐增加,夫妻之间的依附性变弱,婚内夫妻双方要求地位平等、处理行为独立的思想也愈加强烈。在笔者所在的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案件中,婚姻家
对油田企业来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创建"平安油区"的重要保障。而对油田公安机关来讲,保障油区平安是首责,其职能效力就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不二法器",在构建和谐
文章通过众所周知的三个故事浅显易懂地揭示了何为逆向思维,然后列举了初中内容的10个数学例题,逐个分析归类,说明了在数学解题和证题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的四大功效,总结发掘
教学运行调度工作是本科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本科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要实现管理效率和效果的统一,需要更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两项梨研究成果于1986年9月在西宁通过鉴定。 (一)引进梨树种质资源的研究通过多年的系统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引进的梨种在青海的适宜生态区、分
本研究以广州地区现有的主要道路、街头游园绿地、广场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企事业单位绿地、其他绿地等七个各类景观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彩叶植物的应用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