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TIPS术后中短期内肝脏体积及肝功能的变化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TIPS术后LV与肝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4月-2020年2月接受TIPS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首先,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LV、肝功能评分和临床资料。其次,比较术后LV增大组和LV缩小组患者之间的临床资料。结果(1)患者术后LV呈缩小趋势,中短期内肝功能较术前恶化。但是TIPS术后有14例患者LV是增大的,在LV增大患者术后1月、6月、1年的肝功能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时发现:在术后1月、6月分别与术前比较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患者术后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腹水得到改善,但术后有较高的HE的发生率(26.8%)。LV增大组患者中,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呈升高趋势,术后1月与术前比较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术后6月、1年分别与术前比较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水平呈下降趋势,术后1月、6月、1年分别与术前比较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白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术后1月、6月、1年分别与术前比较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3)在病因下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LV发现:不同病因患者TIPS前后的LV也不相同,P<0.05。通过对比得出:在非病毒性HC患者中,术后LV未见明显缩小。(4)在Child-Pugh分级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LV发现:在相同Child-Pugh分级中,患者术前术后的LV比较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术前术后的LV比较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5)比较术后LV增大组与缩小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非病毒性HC患者术后LV增大者较多,病毒性HC患者术后LV缩小者较多,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患者术后LV在中短期内呈缩小趋势、肝功能较术前恶化,但患者术后有14例(25%)LV呈增大趋势,尤其是在非病毒性HC患者中较多且其肝功能在术后短期内较术前恶化,而在术后1年时较术前未见明显恶化。(2)TIPS术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出血和腹水状况、并提高HC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短椎弓根钉与长椎弓根固定技术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一期或二期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中、远期疗效,评价其在重建脊柱稳定性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医院确诊为单节段腰椎结核并经手术治疗患者资料96例。根据内固定使用椎弓根钉长度分为短钉组(52例):椎弓根螺钉长度20~35mm和长钉组(44例):椎弓根螺钉长度>35mm。比较两
目的肿瘤细胞化疗耐药性的产生多伴随上皮向间质(EMT)的转化,而配对相关同源框1(PRRX1)是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发生EMT的诱导剂。研究表明,与胃癌癌旁组织相比,PRRX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增加胃癌的侵袭力和转移力。本研究探讨PRRX1表达水平在胃癌细胞中对奥沙利铂(L-OHP)耐药性的影响,为胃癌耐药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1、采用体外浓度递增法构建对奥沙利铂耐药的胃癌耐药株S
目的: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细胞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是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的评估肝功能和预测PHLF发生率的方法是提高手术安全和降低术后死亡率的关键,本文探讨术前天冬氨酸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在肝癌切除术后肝衰竭的预测价值,并与Child-Pugh评分、ALBI评分和FIB-4指数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
目的分析在骨盆或髋臼骨折患者中改良Stoppa入路(modified Stoppa approach,MSA)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因骨盆或髋臼骨折接受手术治疗并且手术医生采用MSA方式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骨盆骨折患者16例,髋臼骨折患者10例,从围术期参数、术后复位质量、术后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选取同时期内2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术后复发可能具有预测价值的指标进行分析、验证,为临床制订更加合理、个体化、综合的肝癌治疗方案和随访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肝癌根治性切除的182例HCC患者的完整临床病理资料;选择年龄、性别、术前有无肝硬化、HBs Ag是否阳
目的通过尺骨冠状突骨折前内侧入路的解剖学研究,旨在为冠状突骨折相关手术入路的探索提供参考数据,进一步为临床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提供新的更便捷的手术径路。方法解剖4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3具男性标本,1具女性标本,肘部皮肤均无破损,关节亦无畸形,既往无血管神经损伤史及手术史。每具尸体标本双上肢随机接受首先进行肘前内侧入路(n=4)及常规前侧入路(n=4),观察并测量冠状突的暴露面积、神经血管分支无相互交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股骨转子下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下区转移瘤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4~77岁,平均(60.84±8.16)岁。已发生病理性骨折24例,濒临骨折8例。根据Mirls评分(Mirels Score System,Mirls)制定手术方案,Mirls评分>8分,行手术治疗。17
目的探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骨科采用OLIF联合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64例,年龄41~75岁,平均(56.7±9.2)岁。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国产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3D-ACT)臼杯与传统多孔涂层臼杯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评价国产3D-ACT臼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短期临床效果,为国产臼杯的改进与探索提供思路。方法总共收集患者69例,将其分成两组:国产3D-ACT组:采用国产3D-ACT臼杯行THA手术;Pinnacle组:采用传统Pinnacle臼杯行THA手术。其中,国产3D-ACT组38例,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提高手术切除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及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从2018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脑血管病医院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及术后6个月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各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某些分组下期望频数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