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为现代汉语否定标记“没/没有”的句法分布及其与现代汉语体系统的关系提供统一解释。对“没”的句法分析中,否定短语未被采用,原因有二:一方面,基于该短语的分析认为“没”是单纯的否定标记,完全忽略了“没”的体内涵;另一方面,此类分析对所产生的错误句法结构没有限定作用。因此,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提出,现代汉语的体系统在句法表现中呈现为多个层级,其中,“没/没有”作为体标记“有”的句法否定对等,位于完成体短语的中心语位置;同时,“没/没有”作为体标记“了”的语义否定对等,在同一句子中无法与其共现。 本研究中,否定标记“没”和进行体标记“在”分别生成于完成体短语和进行体短语的中心语位置;相比之下,词缀类型的体标记,如“着”和“过”,则是基础生成于轻动词之上,在逻辑式层面分别上移至持续体短语和体验体短语的中心语位置,完成体特征的核查。体短语的内部句法层级为:完成体短语>进行体短语>持续体短语/体验体短语>轻动词短语;此句法框架不仅涵盖了两个或多个体标记同时使用的情况,而且保证了“没”的否定辖域为其成分统治的区域。更为重要的是,本文中词缀类型的体标记被重新分析为基础生成于轻动词之上的成分,这一改进使得本文提出的句法框架免于承担违反空语类原则或者经济原则的风险。 否定标记“没”对情状的否定是通过否定其终点实现的。对于有界情状,其终结点是显性的,所以“没”的否定作用也是直接显现于该有界情状本身。但是,对于无界情状来说,“没”的否定作用域不变,变的是“没”的否定对象;一般而言,无界情状的某先决条件为有界情状,因此,“没”对无界情状的否定即是通过否定其前提而实现的。遵照否定标记“没”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对“没”与现代汉语中常见情状体的互动进行了逐一探讨。此外,在当前句法框架下,本文还对现代汉语中与否定相关的几种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比如“不”与“着”的共现,“没”与情态词“能”的共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