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光致变色功能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用手性丙氨酸修饰后的N,N’-双(D-丙氨酸)萘四甲酰亚胺配体(H2D-Ala NDI)和N,N’-双(L-丙氨酸)萘四甲酰亚胺配体(H2L-Ala NDI)作为主要配体,同时选择过渡金属离子Cd(II)和Pb(II)作为金属中心,得到了5个NDI配合物。并且对它们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顺磁共振、X-射线粉末衍射、圆二色光谱、热重分析、荧光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1.以配体萘四甲亚(D/L-丙氨酸)酰胺(D/H2L-Ala NDI)作为主要配体,4,4-联吡啶作为辅助配体,通过Cd(II)金属配位键的方式将它们组合。在溶剂热条件下,Cd(Cl O4)2与配体(4,4’-Bipy和H2D-Ala NDI、4,4’-Bipy和H2L-Ala NDI)反应合成配合物[Cd(H2D-Ala NDI)(4,4’-Bipy)0.5(DMF)2](1)和[Cd(H2L-Ala NDI)(4,4’-Bipy)0.5(DMF)2](2)。通过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1,2在光照前后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通过圆二色谱证明配合物1、2互为手性异构体。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EPR则证明了光照后配合物确实产生了电子的转移。荧光测试表明光可作为荧光淬灭的开关。光照时间越长,配合物荧光淬灭程度越高。2.采用配体萘四甲亚(D/L-丙氨酸)酰胺(D/H2L-Ala NDI),其中N原子可作为缺电子中心,其中丙氨酸的羧酸根为富电子中心,使其自身具有实现光致变色的性质,通过Cd(II)离子自组装,得到了2个具有光致变色行为的配合物[Cd(H2D-Ala NDI)(DMF)2](3)和[Cd(H2L-Ala NDI)(DMF)2](4)。测定并解析了3的单晶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评估了配合物3、4的光致变色的行为,PXRD测试和红外光谱表明其结构在光照前后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通过圆二色谱证配合物3、4互为手性异构体。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EPR证明了光致电子转移过程的发生,配合物确实产生了电子的转移。荧光测试证明光可作为荧光淬灭的开关控制荧光淬灭的程度。3.采用配体萘四甲亚(D-丙氨酸)酰胺(H2D-Ala NDI),其中N原子可作为缺电子中心,其中丙氨酸的羧酸根为富电子中心,使其自身具有实现光致变色的性质。通过Pb(II)离子自组装,得到了1个具有光致变色行为的配合[Pb II(H2D-Ala NDI)(DMF)](5)。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和EPR评估了配合物5的光致变色的行为。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抗血栓治疗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方式。凝血酶受体是1991年发现的一个抗血小板聚集新作用靶点。Merck公司的Vorapaxar是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的凝血酶受体拮抗剂,用于对有心脏病发作史但没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中风历史的患者进行心血管病的预防。Vorapaxar能够明显增加有脑中风史患者颅内出血的风险,这大大限制了Vorapaxar的临床
本文调查了使用多种表面活性剂配置的纳米流体(Fe3O4-水、碳纳米管(CNTs)-水和Fe3O4-CNTs-水)的热物理性质,探究了合成均匀纳米流体所需的最佳的表面活性剂。Fe3O4纳米颗粒与CNTs按3:1的比例混合,进而合成新型的Fe3O4-CNTs-水纳米流体。实验分析了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和温度对纳米流体粘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拟合了Fe3O4-水、CNTs-水和Fe3O4-CNTs-水纳米
金长城是中国古代长城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横亘于金蒙之间,是金朝为防御蒙古部落入侵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目前关于金长城的研究涵盖了多门学科,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的金长城研究基础上,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军事地理学等视角研究金长城军事聚落,补充现有的研究成果,为金长城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在历史背景下讨论金代北疆地区的边疆、政治、族群问题,包括金代北疆的基本形势、金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具有响应速度快、轻薄、柔性、光质优良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磷光材料能够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可使器件内量子效率上限达到100%,而传统荧光材料只能使器件内量子效率上限达到25%;通过分子设计磷光材料的光色可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进行调节。因此,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s)具有同时实现高的发光效率和色纯度的优势。本论文基于磷光材料的优点,设计、制备和表征
以液相为连续相的气-液-固三相浆态床反应器具有生产能力大、结构简单、能耗低、分散效果好、传质和传热性能良好、可以在线补加和更换催化剂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尽管浆态床反应器具有如此众多突出的优点,但其产业化进程依然缓慢,主要原因是液态清洁产品和固体催化剂颗粒分离成本高、操作连续性差,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分离之后固体催化剂的返料设备淤浆泵造价昂贵,且容易损坏。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将外环流反
视频监控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无重叠视域的行人重识别一直都是监控领域的研究难点,具有重要的意义。行人重识别是指根据摄像头下给定的已知目标行人图像,在其他无交叉视域的摄像头下寻找并匹配该目标行人的行动轨迹。但在实际监控中,拍摄图像存在行人姿势变换、光照变化、角度变换等一些影响因素和挑战,从而导致行人图片的分辨率不高,以及明显的视觉模糊,度量学习识别效果受限。因此,本文利用均衡化和局部分
准确感知配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是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的基础,而状态估计是实现运行状态感知的有效手段。随着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在配电网中的大量接入,配电网结构和运行状态日趋复杂多变,迫切需要高精度实时状态感知。在配电网状态估计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配电网运行拓扑辨识和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展开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基于节点电压的配电网状态估计基本算法。给出了状态估计过程的数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聚苯腈树脂(PN)由于其分解温度高、机械性能好、阻燃性能优异在众多高性能树脂材料中脱颖而出。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制造、微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聚苯腈树脂具备出色的综合性能,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如熔点高、加工性能差等,使其应用与发展受到阻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将醚键等柔性基团引入到聚苯腈结构中。同时为了保持机械性能,分子
己二酸二甲酯(DMA)不仅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增塑剂、高档涂料、合成树脂以及洗涤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工业加氢制取1,6-己二醇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巨大。然而现阶段DMA产能较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DMA的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现阶段生产DMA工艺,存在产能低下,投资成本高昂,环境污染严重,工艺路线长且复杂等问题,阻碍了DMA产能的提高。本文研究目的
随着党中央提出并集中部署新基建工作,加快推进新基建已成为发展共识。各地不断加大新基建投入和建设力度,新基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不断凸显。大力发展新基建趋势下,面向通讯、电力和轨道交通等行业承载着数据和应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将纳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畴。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与社会各层面的深度融合,网络安全风险将从相对狭义的数字空间延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