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以湖北省黄石市城乡初中历史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人教初中历史教学用书的使用状况。全文除绪论部分外,主要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利用问卷调查数据,探讨黄石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用书的使用现状。本文认为,目前黄石初中历史教师对教学用书的使用呈现出不同的心态和使用方法。主要表现为:一是总体上对教学用书使用频率高,但依赖程度低;二是有选择性地使用教学用书的内容模块,并呈现出两种差异,即使用内容模块频率的差异性和内容模块对教学帮助程度的差异性;三是教学用书的使用游离于实际教学与新课改之间,即教师在教学中既离不开教学用书,但又认为其内容与新课改脱节,更不能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四是与其教参并行使用,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五是教学用书的主体是教师,但在内容上也选择性地给学生使用;六是教师在现实与理想中被动地使用教学用书,即教师对当前教学用书不尽满意但又无力改变现状。总体来看,历史教学用书在实际教学运行中处于一种被动的权威,即食之味淡,弃之可惜的尴尬地位。其次,利用访谈材料和文本材料,分析造成目前教学用书使用现状的原因。本文认为,教学用书之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发挥到权威性或指导性和启发性的作用,其主要原因:一是初中历史教学用书在“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参考资料”、“学术动态”和“图画说明”五大模块编写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二是初中历史教学用书内容的滞后性,造成在理念上与新课改的脱节,在教学和专业知识上阻碍了教师的成长,在更新速度上与其他教参、学生学习之间形成了位差;三是教师使用教学用书方法的不科学性,主要表现为教师不能正确认识教学用书的作用、对待教学用书的态度不端正、不能结合学情来使用教学用书;四是教学用书编辑成员构成的单一性。最后,利用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探寻教学用书的使用策略。本文提出的教学用书使用策略:一是以适用性、创造性、选择性、前瞻性和动态性为原则,以唯我所用为出发点,取舍教学用书的五大模块内容;二是应从权威性、启发性和专业成长等多角度地审视教学用书的功能,既要树立教学用书在教学的“权威作用”,也要破除其“万能作用”;三是以端正态度为前提,以吃透教材为根本,以学情为依托,以借鉴和吸收为助手,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用书。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用书的作用,从而使得教学用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总之,中学历史教学用书的研究需要专家学者和一线历史教师共同努力,其目的是使历史教学用书日臻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一线教学,进一步推动历史新课改的进程,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