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MgO是铝酸钙炉渣中含量相对较多的杂质之一,在熔炼铁铝共生矿过程中,MgO会和炉渣中的其它物相反应,形成四元化合物20CaO13A1203·3MgO·3Si02(Q相),从而改变炉渣的物相组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gO是铝酸钙炉渣中含量相对较多的杂质之一,在熔炼铁铝共生矿过程中,MgO会和炉渣中的其它物相反应,形成四元化合物20CaO13A1203·3MgO·3Si02(Q相),从而改变炉渣的物相组成,恶化炉渣的A1203溶出性能和自粉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高温下含MgO铝酸钙炉渣的物相组成及主要含铝物相12CaO7A1203(C12A7)和Q相的形成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深入研究MgO对铝酸钙炉渣相平衡的影响机理;通过改变物料配比、添加CaSO4或者Na2S04、改变烧结制度等方法消除或降低MgO对铝酸钙炉渣物相组成和浸出性能的负作用,提高铝酸钙炉渣的氧化铝浸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在C/A为1.4,A/S为1.3的体系下,炉渣中Q相含量随MgO的含量增加而增加,Al2O3溶出性能随之下降,MgO的存在会降低较低烧结温度下炉渣自粉性能;(2)提高溶出温度、增加碳碱浓度、减小颗粒尺寸、延长溶出时间都有利于提高Q相中A1203的溶出率;(3)Q相形成为吸热反应,形成温度在1300℃C左右,它的形成是在一定温度下钙铝酸盐与游离氧化镁反应的结果;(4)根据液-固、固-固反应动力学理论,测得了 Q相溶出及形成的动力学参数;(5)CaS04在含MgO的炉渣体系中作用机理为:在C/A为1.4,MgO为4%的条件下,当A/S≤2时,CaS04受热分解产生CaO,提高C/A,促进12CaO7A1203的合成,最大溶出率提升至91.34%;当A/S=3时,合成3Ca0·3Al2OrCaSO4提高含MgO铝酸钙炉渣的溶出率和自粉性能,最大溶出率提高到91.02%。Na2SO4中的Na+固溶入2CaOSi02,取代部分Ca2+,起到提高钙比的效果,促进12CaO7A12O3的合成,最大溶出率可达100%;(6)在1350℃,快速升温的烧结制度有利于改善低C/A、A/S条件下含MgO熟料的Al2O3的溶出性能。
其他文献
短文本分类是互联网信息系统的一种普遍需求,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本文关注招标项目名称的分类问题,虽然这类标题型短文本能够直接反映出项目的内容,但是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而且名称中往往存在干扰词、多义词的情况,词义高度依赖于上下文。现有的短文本处理技术在处理招标项目名称时存在一些问题。文本表示会对文本分类的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由于存在向量表示稀疏、高维、缺乏语义信息等问
近年来,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及相关产业已然成为国内外战略部署的焦点。随着中国卫星导航多年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GNSS(1)高精度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已从最初的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
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s)作为当下计算机网络研究的热点,其节点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信息传播,进而完成自组织网络系统的搭建。对监控对象的特定信息进行观察
与其他能源方式相比,电能具有使用方便、无污染、便于长距离传输等优点,为最大的能源供给和消费类型。但是随着能源危机、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电气化沿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通过高产作物品种使用、现代肥料的施加、新型灌溉技术和杀虫剂的应用等,粮食产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但粮食危机问题形势仍然严峻。在
研究滨海湿地下行效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大型底栖动物作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被的生长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潮汐湿地
大兴安岭南段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部,经历了地质历史上多个构造域的叠加演化时期,广泛发育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尤其是早白垩世在板内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形成了一系列与
Band 3蛋白,又称人体阴离子交换蛋白(Anion Exchanger 1,AE1),是人体红细胞膜上重要的跨膜蛋白,负责介导膜内外Cl-/HCO3~-阴离子的交换,在实现CO2跨膜运输和肺部CO2排出过程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化石燃料储量有限,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也促使人们发现新能源开发新技术。氢气是一种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使用过程不会对环境
化肥广泛用于农业增产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需求。同时,轮作是一种兼具经济和环保生态效益的农业措施,可以增加土壤营养元素的输入,改善土壤结构,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但是,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