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锡及二氧化钛为母体掺杂金属离子形成纳米粉体的制备与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h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nO2、TiO2都是重要的宽带隙N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SnO2纳米微粒在气敏半导体材料、湿敏半导体材料、透明导电薄膜、光学玻璃、陶瓷、颜料、发光材料、太阳能电池、化学电极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纳米TiO2在光催化领域已经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TiO2仅能吸收5%紫外区附近的太阳光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试图通过表面改性与掺杂来扩大它的光谱响应范围和提高它的催化活性。有选择性的进行掺杂已被证明是一种提高半导体氧化物光催化活性的极其有效的方法,掺入一定的金属阳离子能极大的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ITO、纳米氧化锌锡粉体、纳米氧化纳米二氧化钛锡粉体和纳米二氧化钛锌粉体,通过XRD、TEM、SEM、DTA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   采用水基溶胶凝胶法制备ITO纳米粉体,分析了不同煅烧温度、pH、分散剂等因素对ITO纳米微粒形貌及结构的影响。通过使用分子量为20000的分散剂PEG,控制煅烧温度在500℃,可以得到单相的立方In2O3。所得ITO粉末的形貌呈球形,粒径在15±5nm,粒径分布窄,适合作为制备ITO靶材的起始原料。   采用水基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锡纳米粉体,分析了不同煅烧温度、pH、模板剂等因素对纳米微粒形貌及结构的影响。通过使用分子量为20000的分散剂PEG,控制煅烧温度在500℃,得到晶体结构仍然为SnO2的四方晶体结构,说明Zn2+的掺杂并未使粉末形成ZnO的物相,但衍射峰向高角度发生了位移。由此可以看出Zn2+离子以置换固溶体的形式取代Sn4+离子的位置,形成固溶体,说明溶胶-凝胶法实现了Zn2+的均匀掺杂。   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掺杂,以钛酸正丁脂、四氯化锡、氯化锌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600)为分散剂,制备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钛锌、二氧化钛锡粉体。pH值易于控制,通过溶胶渗透(纯化去除Cl-)、凝胶转化,得到了稳定的二氧化钛溶胶以及m(Ti)∶m(Sn)=4∶1的钛锡混合溶胶和m(Ti)∶m(Zn)=1.5∶1的钛锌混合溶胶,加入金属Sn4+、Zn2+制得纳米二氧化钛锡粉体和纳米二氧化钛锌粉体。
其他文献
如果你不懂得珍惜,那是因为你没有经历失去。····1····  外婆失踪的第三十天,在精疲力竭、漫长的寻找后还是一无所获,大舅小舅他们终于绝望了。外婆在的时候,他们并不珍惜外婆,然而当外婆离开之后,他们才发现心里空洞洞的,原来那个人对自己是如此重要。  生活还要继续,大舅妈和表弟继续出门打工,我也返回了长沙。大舅留在了家中,空了时,就和小舅一南一北出趟门寻找下外婆,顺便沿路张贴寻人启事。我们每家各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卟啉在超分子化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卟啉作为一种含有强发色基团的化合物常被用于手性识别方面的研究。以往的报道中大多以双卟啉为主体对手性客体进行手性识别,很少有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和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