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持久有机氯污染物,包括工业产品多氯联苯PCBs以及农药DDTs和HCHs,经验证具有类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这些物质在环境中能长期蓄积,可能增加人类患雌激素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因此,近年来环境医学界尤其关注持久有机氯污染物日常暴露剂量下的人群健康效应。 目的:了解我国非职业暴露人群有机氯农药及其残留物的体内暴露水平,以及血清有机氯农药水平与膳食因素的关系;探讨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与人乳腺癌的关系。 方法: 1.运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自2004年3月~2004年7月调查107名男性和142名女性,对象均为社区健康人群。主要调查内容为有机氯农药相关的膳食因素,并采集2ml血清样品。运用GC-ECD方法检测血清中有机氯农药DDTs和HCHs水平。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有机氯农药与年龄和身高体重指数的关系;运用岭回归模型分析膳食因素与血清有机氯农药水平的关系。 2.运用meta系统综述的方法,收集了1990~2004年发表的有机氯与乳腺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24篇。分析分三部分,(1)病例及对照对象体内有机氯物质含量差异估计(总标化差);(2)有机氯物质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综合对数线性趋势);(3)有机氯物质高暴露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综合危险度估计(M-H/D-L法估计综合OR值);并根据不同的人群特征分组,分析异质性的原因。 3.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102名乳腺癌患者和165名健康女性对照对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收集乳腺癌主要危险因素信息;实验室检测,包括雌激素代谢酶CYP1A1/181易感基因型检测,血清有机氯农药DDTs和HCHs水平检测。统计分析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