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健康素养、抑郁、自理活动能力的状况;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健康素养、抑郁、自理活动能力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健康素养、抑郁、自理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延边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700人,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88份,有效率为98.2%。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工具有一般情况调查表、慢性病健康素养调查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简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所有数据利用SPSS for Window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调查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平均得分为(56.86±21.44);抑郁状况的平均得分为8.33±3.20;自理活动能力量表包括两部分内容: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其平均得分分别为(28.00±5.18)、(15.23±6.55)。(2)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四个维度,分别为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和经济支持意愿,其得分分别为(21.16±8.60),(21.37±8.10),(9.89±3.99), (4.43±2.27)。换算成百分比得分最高的为改善健康意愿,得分最低的为经济支持意愿。(3)老年抑郁量表共包含15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取值范围均为0-1分,其量表各条目得分较高的为对生活基本满意(0.74±0.44)、觉得现在这样活着毫无意义(0.64±0.48),得分最低的为觉得您的处境里缺乏帮助(0.44±0.50)。(4)基本日常活动能力方面,各条目的得分范围均为0-3分,各条目得分情况较为均衡,得分前三位的分别为大便控制、进餐和用厕,在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各项目得分情况换算成百分比得分较高的为使用电话的能力、服用药物及处理财务能力。(5)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健康素养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健康素养得分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患一种病、患多种病、近6个月利用医疗服务次数及自认健康状况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6)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单因素分析显示,抑郁状况得分在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文化程度、患多种病及自认健康状况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7)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单因素分析显示,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经济收入、有无医保、患多种病及自认健康状况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8)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单因素分析显示,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有无医保、患多种病及自认为健康状况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9)根据慢性病健康素养、抑郁状况、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两两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慢性病健康素养得分与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98,慢性病健康素养得分与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563,慢性病健康素养得分与抑郁状况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74,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与抑郁状况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200。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与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10,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与抑郁状况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298。结论:(1)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偏低,自理活动能力较差,抑郁症状已成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受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2)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患一种病、患多种病、近6个月利用医疗服务次数及自认为健康状况的影响。(3)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受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文化程度、患多种病及自认健康状况的影响。(4)老年慢性病患者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受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经济收入、有无医保、患多种病及自认健康状况的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受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有无医保、患多种病及自认健康状况的影响。(5)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抑郁、自理活动能力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