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疆蒙古族受众主要接触的蒙古语文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和受众访谈、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考察新疆蒙古族语言文字掌握情况及语言态度、蒙古语文在新疆各类媒体中的使用现状,描述新疆蒙古语文传媒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总体而言,蒙古语文在新疆传媒领域的使用取得了以下几方面可喜的成就:蒙古语广播和电视节目时长增加、实用性及服务民生功能增强、译制影视作品更丰富且译制水平提高;图书、报刊的种类和发行量增加,原创和翻译文学作品更丰富;蒙古族文学艺术表演的研究和后续人才培养加强。本研究结合受众的不同社会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地域、受教育程度、职业),考察其接触蒙古语文媒体的情况。调查显示,在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四个文种传媒中,蒙古族受众接触蒙古语文传媒的比例最高,频率最高的是电视和广播。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得知,蒙古语文传媒发展在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人才培养、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传播内容方面为节目(栏目)内容不够丰富、节目重复率高、地方蒙古语电视节目质量不高、报纸自采新闻稿件较少、方针政策解读不够到位;传播效果方面,地方蒙古语广播收听率低、蒙古语电视的新闻时效性不强、广播和电视对外宣传效果不佳、报刊邮寄不够及时;人才培养方面,缺少编辑、教师、演员、翻译等专业人才,翻译水平有待提高;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面,农村书屋利用率不高、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不到位。为促进蒙古语文传媒的发展,更好地满足蒙古族受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需更加重视少数民族语文的发展,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第二,提高媒体自身发展能力,多关注民生新闻。将文化与娱乐相结合发展传媒事业,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第三,高校应更加重视开办少数民族语文专业、开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以增加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学者可多关注少数民族文传媒的发展,加强相关研究,特别是新闻实务的调查。第四,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环境,提高青少年蒙古语文能力、激励其主动学习蒙古语文。第五,加强蒙古文翻译人员培训工作,做好翻译工作,提高翻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