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d-π-A结构的蓝色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与其他显示相比具有主动发光、低驱动电压、全视角、响应快、工作温度范围宽、可柔性显示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流。在OLED全彩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特别是白色OLED,需要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或者蓝与橙两种颜色组成。但是蓝光发射需要较高的激发能,引起能量转移,从而引起色度不足。因此高效蓝色发光材料是限制蓝光OLED的瓶颈,这就要求对蓝光荧光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有一定的策略。本文围绕芴基团、蒽基团为中心核设计和制备了蓝光材料。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设计和制备了A-D-A结构,由炔基相连芴的菲并咪唑化合物FI,作为无掺杂的蓝光OLED的发光层。该化合物在244℃出现吸热熔融峰,其Td为426℃,表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UV-vis计算得到FI的带隙大于3.0 eV,符合蓝光材料对宽带隙的要求。理论计算发现该分子呈现扭曲空间结构,能够很好的抑制分子在薄膜中相互作用,抑制其激基复合物或激基缔合物的形成。最后以FI为发光层通过湿法加工制备了非掺杂的单层OLED。通过添加TPBi,器件的最大CE为3.0 cd·A-1,最大PE为1.7 lm·W-1。本分子设计策略为可湿法加工的以芴基团为基础的蓝光OLED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理念。  (2)设计合成了以蒽为核的含三苯胺基团的蓝光发光材料DTPAAN和DTPABAN。通过TG、UV-vis和PL分析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光学性能。化合物DTPAAN和DTPABAN,Td分别为378℃、39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UV-vis计算,发现DTPAAN与DTPABAN的带隙都大于3.0 eV,满足蓝光材料对宽带隙的要求。将中心核由蒽换为联蒽,发现在固态状态下荧光发射峰没有明显的偏移,这可能是分子内电荷转移态的扭曲构型导致了低荧光过渡态。因为两个蒽的二面角的角度会随着分子偶极矩的改变而不同。理论计算发现分子呈现扭曲空间结构,能够很好的抑制分子在薄膜中相互作用,进而抑制其激基复合物或激基缔合物的形成。因此,DTPAAN和DTPABAN应属于蓝光发光材料。  (3)设计并合成了含有螺二芴、蒽和三苯胺基团的分子结构为D-A-D-A-D的新型蓝色荧光材料DTPAAN-SF。该化合物Td为50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UV-vis计算,发现DTPAAN-SF的带隙大于3.0 eV,满足蓝光材料对宽带隙的要求。薄膜的PL峰为474 nm,其EL谱应该与其相一致。因此,DTPAAN-SF应属于蓝光发光材料。
其他文献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研究化学反应微观动态和机理的科学。它不仅是宏观化学运动学的基础,同时也为解释基元化学反应中的基本现象提供丰富的知识。用量子理论处理
本论文围绕双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纳米结构的量子电导、碳纳米管阵列的电场分布进行了实验与理论探索,主要工作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设计了适于双探针的电子控制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以及图像获取设备分辨率的提高,在机器视觉、实物仿真、工业自动检测、产品质量控制、生物及医学检测等领域,人们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三维面形
反常波(畸形波)起源于海洋学,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非线性自然现象,近十年来,已经成为了光纤中非线性光学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热点。尽管越来越多科学家投入到对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