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掺杂对SmCoAsO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高温铁基超导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研究小组对3d、4d、5d过渡金属在Fe位的掺杂做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1111型Fe基超导体中,当Fe位元素完全被Co元素替换,样品超导电性消失,转而表现出丰富的磁性质,由此可见,1111型Fe基超导体系中的超导电性与磁性具有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研究具有ZrCuSiAs型结构化合物SmCoAsO在Co位进行过渡金属(TM=Ni、Mn、Ir)掺杂后的电磁特性,探究过渡金属掺杂对Co基材料SmCoAsO磁性的影响,进而深入了解SmCoAsO的磁性及
其他文献
摩尔定律指出,芯片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每两年就会翻一倍,这意味着集成电路对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刻蚀过程往往需要特定或长程有序结构的纳米模版,传统光刻技术由于物理极限问题已经难以满足低于10nm的尺寸要求。因此,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技术。嵌段共聚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均聚物嵌段通过共价键结合起来的高分子,可通过自组装形成周期性排列的纳米结构(5-100nm)
近年来,随着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量子化学计算乃至理论化学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计算化学也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分子动力学计算模拟是在原子量级上模拟
论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我们正在组建的一台基于环形电子能量分析器的固体电子动量谱仪的设计与研制;第二部分论述了我们采用扭曲波波恩近似,通过考虑极化和后碰撞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