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二维受限条件下的晶体结构和相变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量子化学计算乃至理论化学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计算化学也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分子动力学计算模拟是在原子量级上模拟体系性质的,它将微观粒子或粒子团的结构、粒子间里的知识与牛顿力学结合起来。分子动力学用经典的牛顿力学定律模拟粒子的运动,在模拟化学材料的性质和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   当水分子受限于纳米条件下时,因为和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其结构和物理性质明显不同于体相。例如,受限导致体系产生新的热力学性质并形成多种复杂的多晶结构。因此,近些年来大家热衷于对受限水的模拟研究。本论文对受限于无限大光滑疏水板下的水薄层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其相变过程和结构变化。疏水板间距分别为0.8 nm、0.9 nm、1.0 nm、1.1 nm和1.2nm。这些模拟过程中体系出现了可逆的一阶相变和连续相变的现象。我们共得到了3种晶体结构,其中褶皱的五边形双层冰(puckered pentagonal bilayer ice,pPBI)和平坦的六-四边形三层冰(flat hexagonal-rhombic trilayer ice,fHRTI)是新发现的结构。这两个结构是在压强为1 GPa,板间距分别为0.9 nm和1.0 nm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中产生的。这三种晶体都满足冰规则,每个水分子都拥有4个氢键。   pPBI中的水分子以空间五边形结构存在,且每层的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它的氢键网络较为复杂:靠近板的两层水分子可以在各自的平面内以及与其亚层形成氢键。中间的亚层只能和上下两个靠近板的水分子层形成氢键,但是亚层之间不能形成氢键。在fHRTI中三层的面密度几乎相等;靠近板的两层冰水分子形成的是六边形结构,其中每个水分子在平面内形成3个氢键和中间层形成第4个氢键;中间层是四边形结构,层中的水分子在面内形成2个氢键和上下层形成2个氢键。另外一种冰相为已被报道过的平坦的六边形双层冰(fHBI),产生于板间距为0.8 nm,压强为100 MPa的模拟。水分子在平面内形成3个氢键,层间形成1个氢键。
其他文献
  视频目标检测和跟踪融合了图像处理,目标识别,计算机技术和滤波算法。在军事和民用上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在水质检测中,检测和跟踪水生生物的运动,分析他们的行为
铌酸锂晶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人工晶体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弹、电光、声光、压电、铁电、热释电、光生伏打效应及光折变效应,使其在调Q开关、光电调制、倍频、光参量振荡等
摩尔定律指出,芯片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每两年就会翻一倍,这意味着集成电路对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要求不断提升。而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刻蚀过程往往需要特定或长程有序结构的纳米模版,传统光刻技术由于物理极限问题已经难以满足低于10nm的尺寸要求。因此,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技术。嵌段共聚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均聚物嵌段通过共价键结合起来的高分子,可通过自组装形成周期性排列的纳米结构(5-1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