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推出多项政策鼓励清洁能源发展,其中表现最强劲的便是太阳能。但是光伏等新能源利用显著受到自然条件影响和限制,其中包括天气、季节、时间、地域、地形地貌等等。光伏、风电、地热、潮汐等新能源与传统化石燃料能源石油煤炭相比,不能够稳定持续提供能源,实际电网并非容量无限大阻抗无限小的理想能量以及无功吞吐来源,大量中小容量电源的功率等级分散,输出电压和功率波动剧烈,输出等效阻抗较大。储能型光伏离并网逆变器在光伏发电功率充沛时候,一部分给负载供电,剩余部分能量存储在锂电池中。在阴雨天光伏发电功率不足时,电网提供电能进行补足,最大化使用光伏能量。实现本地的削峰填谷,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新能源,降低对电网冲击和依赖。首先分析漏电流和光伏逆变拓扑结构的关系,选择单极性调制HERIC全桥拓扑结构作为储能逆变器的逆变部分,明显的降低了系统损耗和对地漏电流,提高了系统转换效率。针对主电路元器件参数进行计算选型,HERIC逆变部分并网锁相控制原理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对并网电流和离网电压控制做详细的分析。其次在离网和并网条件下讨论了宽范围MPPT的实现方法。光照条件差的条件下组件开路电压低于母线参考电压400V,通过BOOST电路将光伏输出电压升压到母线参考电压,采用扰动占空比的方法实现MPPT功能。当光照条件和温度比较好的条件下,直接扰动直流母线电压实现MPPT最大功率跟踪。然后分析高频隔离型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原理。直流侧采用两级式结构,即前级为定频定占空比的LLC直流变压器,后级为输出稳压的BUCK-BOOST电路。该电路能实现全负载范围内的软开关,在全负载条件下可获得高效率,提高功率密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级式直流变换器的电流闭环控制策略和电压控制策略,以及两种模式的转换过程。最后研究储能逆变器的能量管理策略,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功率控制模式,分析PQ控制模式和VF控制的使用场景,以及两种控制模式的切换过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储能逆变器离并网切换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