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贝伐珠单抗治疗下血清尿酸变化与病人生存的分析及基于NMR技术贝伐珠单抗治疗下人体代谢改变的探索性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抑制血管生成及血管正常化为治疗目的的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自上市以来在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还没有较好反应贝伐珠单抗药物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寻找一种经济便捷的生物标记物用于预测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了 2012年-2018年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共入组93名患者,其中一线治疗为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的病人42名,一线治疗为标准化疗的病人51名,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有纳入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来寻找接受治疗前后血清尿酸变化与病人生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秩检验进行检验。结果:对于接受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病人,血清尿酸升高亚组的中位PF-S为12.54月,血清尿酸下降亚组的PFS为7.73月,通过生存分析得到p值为0.005;血清尿酸升高亚组的中位OS为26.0月,血清尿酸下降亚组中位OS为19.7月,p值为0.008。对于单纯化疗组病人,治疗前后尿酸变化与病人生存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尿酸可以作为预测贝伐珠单抗治疗效果的临床标志物,帮助临床医师为病人开展肿瘤精准医疗及个体化治疗。目的:先前我们探究了病人血清尿酸变化与接受贝伐珠单抗病人的生存之间具有统计学关系,进而提出了血清尿酸可以作为预测贝伐珠单抗疗效的临床生物标志物的结论。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将基于液体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通过对比接受化疗前后病人血清代谢物变化、接受化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病人前后血清代谢物变化,分析化疗及化疗+靶向治疗对结直肠癌病人代谢的改变,挖掘其中代谢信息及潜在的预测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接受贝伐珠单抗+标准化疗病人治疗前后血清样本,及只接受标准化疗病人治疗前后血清样本,通过高场核磁共振氢谱仪采集样本的一维核磁共振氢谱图(1H-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H-NMR),将谱图经内标物(TSP)归一化后,进行代谢物指认和积分,最后对比病人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变化。结果:接受化疗的病人治疗后与未接受治疗时对比,异亮氨酸、乳酸、乙酸、丙酮酸、肌酸、肌酐、三甲基甘氨酸出现明显下降,低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升高。接受贝伐珠单抗+化疗的病人治疗后与未接受治疗时对比,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低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出现明显下降,乳酸明显升高。结论:在对本部分课题的初步探索中,我们发现不管是化疗还是靶向治疗前后,入组病人血清中多种代谢物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某些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的代谢物,如乳酸、丙酮酸等。总之,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探究血清代谢物变化对肿瘤治疗的监测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物质检测与分析手段,由于其无损检测等特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弛豫时间与化学位移、自旋-自旋偶合(JHH)等参数的结合使用,使核磁共振方法在结构解析、成分分析以及分子动力学研究中具有其他检测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无论对于核磁共振波谱方法,还是核磁共振成像方法来说,纵向弛豫(T1)和横向弛豫(T2)都是很重
鳄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目前对鳄鱼资源的利用主要还是在鳄鱼皮革,鳄鱼肉的食用以及作为观赏动物方面。本研究以鳄鱼肉为原料,先以酶解法制备鳄鱼肉肽(peptides from crocodile meat,CMP),再用CMP与氯化钙制备鳄鱼肉肽螯合钙(CMP chelated with calcium,CMP-Ca)。并对CMP-Ca的理化性质,抗氧化能力,细胞毒性,补钙功效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开发新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特别是随着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保障健康的设施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大众对医学疾病知识缺乏,对医院各科室划分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挂号错误而造成轻则浪费时间重则贻误病情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部分医院设立有咨询导诊工作人员,但是人员数量有限经常导致问询患者的问题难以及时响应。不少患者入院
目的探讨以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因分布、诊断方法及临床特点,以加强对感染性FUO的认识,提高临床医师对感染性FUO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2例感染性FUO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分布、常见疾病和诊断方法;根据出院诊断将感染性FUO患者分为普通细菌感染组、特殊细菌
目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严重影响生命健康的疾病,早期手术清除赘生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手术时的操作方法是清除坏死瓣膜组织后的创面用碘伏擦拭或用稀释的碘伏溶液心腔内大量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研究发现,在随访过程中,使用碘伏擦拭的一部分患者又出现相邻瓣膜增厚黏连并关闭不全,这是否与首次手术中使用碘伏有关,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探究碘伏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是最为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DS患者由于额外多出一条完整的或部分拷贝的21号染色体,表现出严重的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DS患者在40岁后开始出现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样病理特征,提示21号染色体编码表达的基因可能参与调控AD疾病的发生和发展。USP25是由人21号染色体基因编码表达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在蛋白质代谢及
目前,CHB患者主要使用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干扰素(I FN)进行抗病毒治疗,由于IFN存在许多副作用,多数患者会选择N As治疗。肝内ccc DNA是慢性HBV持续感染的原因,导致CHB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NAs类药物。虽然肝内ccc DNA的彻底清除可能最为接近病毒学治愈状态,但是对ccc DNA的检测需要通过肝组织活检,这在临床上无法普遍开展。临床常用的监测抗病毒治疗疗效指标如H
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质基平台分子之一,以HMF为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材料及液体燃料。近年来HMF选择性加氢产物2,5-呋喃二甲醇(2,5-Bis(hydroxymethyl)furan,BHMF)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单体合成多种聚合材料、人造纤维和药物等。HMF分子中具有多种活性官能团,
位于海陆交错带的滨海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也是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和外来物种入侵是影响滨海湿地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中,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胁滨海湿地的存亡,外来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严重危害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可持续发展。滨海湿地的地表高程变化和沉积物垂直淤积速率决定了它能否应对海平面上升,也影响滨海湿地的发展。因此,了解互花米
核受体超家族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分为经典核受体、孤儿核受体和被领养的孤儿核受体三种类型。内分泌激素作为内源性配体,可与经典的核受体相结合,并且能够调节相应核受体的转录活性。雌激素相关受体(ERRs)是一类不依赖配体自身处于激活状态的转录因子,属于孤儿核受体亚家族中的一员,包含α、β、γ三种亚型,在许多生理进程中发挥作用。ERRs与雌激素受体(ERs)高度同源,但不被雌激素激活。后续研究发现一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