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终身监禁制度研究

来源 :西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ongmeiz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身监禁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产生的自由刑发展而来的,很多西方国家都确立了终身监禁制度。终身监禁作为我国借鉴国外的一个舶来品,在《刑法修正案(九)》被正式引进和确立。由于仅在分则贪污贿赂犯罪的条文中作出简单的规定,缺乏理论基础、明确的适用标准及回归社会的机制,争议较大,目前在我国尚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而近几年探讨终身监禁的学者也比较多,大多都是对其法律性质、司法适用和完善措施展开论述,以求终身监禁制度在我国刑罚体系发挥其最优化的价值目标。这一制度的确立引发的争议较多,是属于一个新的刑种,还是归属于无期徒刑,或者仅仅是创新了我国的刑罚执行体系?是否真正属于绝对意义上的终身自由刑,还是如西方其他国家一样有相应的矫正出口?基于众多刑法学者的探讨和争论,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终身监禁的概述及域外国家的相关规定;第二章根据我国现有的基本理论,探讨终身监禁在我国刑罚体系中的地位、价值和内容,使读者对终身监禁制度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第三章从现有的贪污贿赂犯罪中被判处终身监禁的四则案例出发,探讨关于终身监禁制度在司法适用上存在的争议;在肯定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在贪污贿赂犯罪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第四章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主张适当扩大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并完善我国终身监禁在设计执行上的一些弊端。
其他文献
学校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而校园道德建设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客观基础。校园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师德建设、公德建设、美德建设等方面入手,加
从偏义复词的结构看,古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一是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二是陪衬语素不定位,时前时后;从偏义复词的意义上看,其特点是两个语素都保留
教育思维是人类的教育实践理性,是教育理论认识在教育实践面前的凝结,也是教育实践经验在人们认识中的凝结;就其实质来说,是一定的教育观及其支配下的教育操作思路的统一体。
<正>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外贸服装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日益繁荣。多渠道多口岸、多形式的外贸服装公司应运而生,生产出口服装的工厂如雨后春笋。然而,在蓬勃发展的外
期刊
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正确的气息控制就没有好的唱歌。歌唱中应科学、准确地运用和正确地把握气息,使歌唱者明白气息对于调整正确的歌唱状态、控制音量、拓宽音域、改变
创作初期,沈从文在湘西题材的创作中,用审美的方式对湘西文化的地方性知识系统进行深度描写,为我们保存了一个异质于现代文明的文化空间,他这种异质的文化空间成为了现代文明
"无症可辨"是指许多疾病缺少典型症状的情况,也是许多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加深对疾病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把握核心病机,重视体质、发病节气等情况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具有特殊贡献,在我国政策的支持下,乡村旅游产业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当前对乡村旅游的研究集中在经济方面,对于文化冲突管理的研究相
前言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EDAS)作为一种间接血管融通术,近几年来在药物抵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
目的利用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低浓度纳米钴颗粒(Co nanoparticles,Nano-Co)慢性刺激,观察Nano-Co长期处理诱导细胞发生低氧损伤、DNA双链断裂损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