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之区分及其适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BLLF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民法对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分并不明确,原因在于现有学说所有关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分标准,都尚未认识到两者的本质区分。时间是事物的存在形式。民法上的时间应为民事法律事实的存在形式,而不能单独被视为民事法律事实。理论上应当区分民法上的时间和一般意义的时间。民法上的时间通常被理解为具有民事法律事实的性质,并且将其区分为期日和期间。但是此种期日和期间实际上却是对一般意义上时间的区分,现有理论中缺乏民法上的期日和期间这一概念。正是由于这一概念的缺乏,导致现有学说无法认识到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本质区别。本文指出,提出民法上的期日和期间概念是将民法上的时间理解为民事法律事实而非一般意义上事实的存在形式的当然结果。民事法律事实可分为一次性作用的民事法律事实和连续性作用的民事法律事实。此种区分适用于自然事实上则分为事件和状态。民法上的期日和期间也应是这两种不同民事法律事实的存在形式。并且依据此种概念,重新认识了民法上时间段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通常被称为权利的存续期,其始期和终期实为事件的存在形式,另一种则为期间,其实为状态的存在形式。除斥期间属于前者,诉讼时效属于后者。本文从而指出了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本质区分,并由此分析了学说中的区分标准,并认为这些具体区分标准基本上都可以从两种的本质区分出发去理解。基于此种区分,本文具体分析了现行法律上有关的具体时间规定,进一步地解释两者的区分,并以此试图进一步赋予两者的区分以现实的实践意义,突出此种理论的应用价值。本文正文主题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指出了现有民法上的时间在理论上的缺陷,提出应当区分民法上的时间和一般意义上的时间。这种区分的理论基础就在于对民法上的时间的性质的认识。第二章在第一章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本质区分,此种本质区分来源于对构成要件说的修正。并且基于此种本质的区分,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通说关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分标准。第三章则适用这种本质区分来具体分析现有民法上时间的具体规定,并结合了学说中对这些具体规定的争议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文章在分析有机热载体特点和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讨论了有机热载体炉的技术及其进展。指出:高能效、低排放技术,先进的设计技术,精确的制造技术,在线过滤、监测、分析、清洗技术
<正> γ-谷氨酰转肽酶(简称γ-GTP或γ-GT)是细胞分泌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内。酶的系统分类编号是2,3,2,1,其化学组成为含糖量35%的糖蛋白。一般认为,正常人血清内的γ-GTP主
本文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聚能射孔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聚能装药的基本理论。对某一家企业提供的几种型号射孔弹,利用ALE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建立分析系统。首先,
焦虑是一种心理异常.是个体由于担心达不成目标或者克服不了困难。使得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因而充满恐惧感和紧张不安的一种心理状态或情绪状态。
回顾总结了具有动态思想的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情况 ,并结合榆林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 ,进一步阐述了分期规划的方法
执行异议之诉作为一种新型诉讼,体现了我国司法理念的更新,也体现了我国司法制度的进步,但该诉讼形式刚刚起步,还尚显稚嫩,特别是在程序设计上还有许多不足,造成司法实践中的很多问
在近20年的时间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保理作为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因其所提供的
本文利用计量理论,对山东省1978年至2003年间信贷增长和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山东省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
随着隧道建设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围岩稳定性已成为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存在多方面因素的不可预知性和地下工程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勘察技术手段的约束和有限性,导致
双关语作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利用一个词语或词组所关涉的表里两层意思来达到一箭双雕的修辞功能。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无论在汉语修辞还是在英语修辞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