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前系主任黄虎威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风格钢琴音乐创作的研究和实践,成功地写出了以《巴蜀之画》为代表的一系列钢琴作品。他的一部分作品以民歌为主题材料,写作中充分运用了民族音乐语汇,突出了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同时,黄虎威先生认真研究了西方传统的作曲理论和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历程,把西方作曲技法巧妙地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和较为突出的个性特征。自《巴蜀之画》问世三十多年来,黄虎威教授不断地推出新作,他的作品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和听众的喜爱,成为独奏音乐会和钢琴比赛曲目,同时也是很好的钢琴教材。他的部分作品被许多著名钢琴家演奏、讲学介绍或录制成音像资料:被载入几种音乐辞典、史书:被中外其它乐器的演奏家移植等等。但是在中国钢琴音乐急需发展的今天,学术界缺少对黄虎威作品的理论研究。本人通过多次拜访黄虎威教授,走访熟悉黄虎威教授的艺术家,得到了关于黄虎威音乐创作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黄虎威先生的艺术观和人格魅力。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本文介绍了他的人生经历、创作思想、创作手法;分析了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演奏风格;研究了他的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