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生命由于先天的既成性与未成性,使其处于一个未最终完成的状态,是文化的力量使人类超越物种的限制,在自然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成为自然界的佼佼者。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沟通人类先天生物自然性与后天文化习得性的内在机制,促使人从“自然人”变成了“文化人”。而在教育被制度化的今天,受功利主义、工具理性以及知识技能僭越的影响,使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教育对生命灵魂的漠视和对生命意义的扭曲,使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被隐化,而不再是一个个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生命。这些教育问题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也十分突出,容易使高职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漠视生活、情感与前途迷茫、幸福感不高等生命困惑问题,这是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乏力的表现,生命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势在必行。就目前我国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生命教育才刚刚起步,而且大多套用普通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模式,本文力求以高职院校办校特点与高职大学生为出发点,构建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探索切实可行的生命教育路径。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内容丰富,文章试图参照目前心理学及道德教育的经验,从“知、情、意、行、信”五方面着手构建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死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命认识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认识自我,树立科学的生死观;以生命意义教育、生命审美教育、生命幸福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命情感教育,使学生的生命更加充盈;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挫折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命意志教育,使学生的生命更加豁达、有韧性;以人际关系教育、生存能力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命行为教育,使学生生命更加充实、有意义;以生命信念树立和生命信念践行为主要内容的生命信念教育,使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统一起来,实现生命的统整。在构建了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之后,文章探索了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笔者根据高职院校及高职大学生特点介绍了以下六种实践路径:以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积极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以生命意识引领教师的教师教育;在多学科交叉中添加与渗透生命教育;以体验为支撑强化学生生命情感;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细化生命教育;以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