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单双线分岔过渡段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岔隧道通常由大跨段、连拱段和小净距段组成,其结构型式和围岩应力分布较为复杂,是设计和施工的重难点工程,在地震中易发生严重的震害。因此,研究高烈度地震区分岔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及其抗减震措施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意义。本文以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单双线分岔过渡段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该分岔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并对其抗减震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该工程的抗减震措施。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有无中隔墙两种工况下分岔隧道的中隔墙和中岩柱的地震动力响应的差异,研究表明:连拱隧道中隔墙所受拉应力峰值和压应力峰值均比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大,中隔墙所受切应力较中岩柱大;随着中岩柱宽度的增大,压应力的最大值由中岩柱边角位置逐渐转移到中岩柱的中心位置,推荐采用有中隔墙的方案。(2)建立杨家坪隧道单双线分岔过渡段三维数值模型,研究其地震动力响应,研究表明:各隧道拱顶与仰拱的水平相对位移较大;各隧道的对角线相对变形在分岔口、连拱段和小净距段过渡时有明显突变;大拱段和双洞单线段的纵向相对位移变形较小;挡头墙的变形较大,易发生震害;中隔墙与中岩柱过渡段靠近中岩柱一侧拱肩和拱脚处内力峰值存在较大突变;连拱段和小净距段左、右拱脚和拱腰处衬砌结构受力较大;挡头墙处拱脚和拱腰位置的内力相对较大,是抗震的薄弱部位。(3)研究了注浆范围、挡头墙参数和减震缝参数三种措施的抗减震效果。研究表明:注浆范围越大,结构内力和位移越小,注浆范围取挡头墙前后4m效果最好;挡头墙材料刚度越小,结构内力越小;设置减震缝能使其周边一定范围的结构内力得到显著的降低,对于较远处位置的衬砌结构的内力则影响不大(4)隧道拱脚位置,特别是靠近中隔墙和中岩柱一侧的拱脚部位是抗震的薄弱部位。
其他文献
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作为“外出务工潮”的引致现象,是对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的一种反应。因此,本文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借鉴国际创业理论、人口流动理论和创业心
本文概述了自来水管道及附属设施维修养护问题现状,介绍了南京市消防栓压力远传系统的架构以及在管道养护工作中的应用经验,并就消防栓压力远传系统的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
教育改革必须以“理念”更新为前提。然而教育理念的更新一则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二则因着传统文化的束缚,显得沉重而艰难。诸多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常常令我们置身其中浑然
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混龄教育”已成为幼教课程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探究课题。这种课程活动自带“流量”,为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等方面提供了不容忽视的优质平台。然而
现在普遍班额较大,如何解决教师关注和个别辅导不足问题已经成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异质同组,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学习小组,把学生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显得尤为
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改善了学生学习、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教学改革深化目标与历史学
班会课是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建立班级文化的主要阵地,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织较好的班会课,不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堂精彩的课。一节优秀的课,肯
培养学生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写作,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个难点。虽然他们能够用口头语言清晰地
民歌是经典的本土音乐,其中包含着当地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和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内容,是艺术的“活化石”。《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核心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也是为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