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家族分子B7-H3和B7-H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kj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占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以下简称肝癌)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尽管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但相对于其他人类肿瘤,仍然很差。除了肝脏肿瘤对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不敏感,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肿瘤的高复发及转移率:即使根治性切除,5年内仍有60-70%患者肿瘤复发。肝癌的复发与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的复杂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癌细胞周围的免疫微环境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对肿瘤的复发转移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和肿瘤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的特殊免疫分子,依此来预测肿瘤的早期复发及转移。但由于各种原因,这方面一直无突破性进展。在众多肿瘤相关标记物的家族中,B7分子是目前研究较为热点的一类。众所周知,免疫共刺激分子B7家族包B7-1、B7-2、B7-H1、B7-DC、B7-H2、B7-H3和B7-H4等受体。目前为止,B7-1、B7-2/CD28、CTLA-4通路作为T细胞激活(或抑制)时的共刺激(或共抑制)信号理论已被建立并得到系统研究和阐述。在此基础上,近十年来B7-H1、B7-DC为代表的新型共刺激分子逐步被发现和深入研究,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和肿瘤免疫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逐步被认识。B7-H3和B7-H4是近些年发现的B7家族成员分子。其中B7-H3于2001年被鉴别出来,最早被认为在T细胞激活和IFN-γ的生成和分泌中起到重要的共刺激作用。但后续的功能研究争议颇多,表现为在不同的肿瘤中表达对免疫功能起刺激或抑制作用。B7-H4是B7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其mRNA在大多数正常的组织及肿瘤组织中表达。B7-H4在一开始就被认识为和B7-H1类似的一种对肿瘤免疫起抑制作用的分子,通过阻止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等不同机制很强烈的抑制肿瘤免疫反应,成为肿瘤在免疫监视中逃逸的重要途径。第一部分B7-H3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在肝癌的复发转移中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技术研究B7家族分子B7-H3在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病人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将2002年1月~2006年9月期间在中山医院行肝癌切除的2523例病人作为一个群体,其所有病人都符合以下标准:1)明确的病理诊断。2)手术前后无抗肿瘤治疗或转移。3)治疗性肝切除术后。4)具备全面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信息。从该群体中随机选择240例病人,取其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共两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研究肝癌组织芯片中B7-H3的表达情况。SPSS16.0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各指标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forward:LR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了解各个相关因素对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影响。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各组间阳性率的差异。细胞株HCCLM6、HCCLM3、MHCC97H、MHCC97L、Hep3B、HepG2、PLC、SMMMC7721及LO-2等之间具有不同的转移潜能,前4株转移潜能从高到低依次是:HCCLM6>HCCLM3>MHCC97H>MHCC97L。后5株转移潜能均较低。我们运用Western blot技术了解B7-H3蛋白分子在各细胞株上表达的差异,从而推测B7-H3在肝癌侵袭与转移中起到的作用。各项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癌细胞表达B7-H3与肿瘤侵袭及病人预后密切相关,B7-H3利于筛选肝癌术后复发高危病例进行预防治疗有可能改善这部分病人的预后。第二部分B7-H4分子的在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对肝癌的复发和转移的预测作用B7-H4(又称B7s1、B7x)是B7家族中2003年新发现的又一个新成员,它能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和细胞周期负性调控T细胞的免疫应答。B7-H4的mRNA在淋巴和非淋巴组织及肿瘤中都有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B7-H4蛋白。B7-H4可以在活化的人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DC细胞上表达。鉴于和B7-H3类似的一些特征,我们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在同一批病人标本上做了关于B7-H4的相关研究。首先,应用免疫组化和组织芯片技术,分析了232例病人(240例病人,其中因脱点丢失8个)癌及癌旁肝组织B7-H4的表达差异性,结果发现癌旁肝组织的表达较癌内强(P<0.001)并且随着距离肿瘤边缘距离的增加,其表达逐渐减弱,远癌肝组织B7-H4的表达明显弱于近癌肝组织(P=0.027).进一步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forward:LR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癌内B7-H4表达的高低和病人预后无明显相关(P=0.122),相反,癌旁肝组织中B7-H4的表达却和病人总体生存率(P<0.001)及术后复发率(P=0.001)相关,是影响肝癌术后生存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24个月作为临界值,可以将肝癌复发分为早期(<=24月)和晚期(>24月),前者主要是肝内复发或远处转移,后者主要是新发肿瘤的生成。高表达B7-H4的病人更倾向于肝内复发或远处转移(P=0.003)。以上结果表明,B7-H4在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可能受控于某些炎症细胞及因子并且和这些炎症介质及细胞一起,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结论1.人肝癌细胞中B7-H3的表达对肿瘤免疫起抑制作用,其表达的增高提高了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潜能。而血管内皮细胞上B7-H3的表达对肿瘤的复发和病人的预后无明显影响。2.癌旁肝组织中B7-H4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肿瘤组织,提示该分子的表达和癌旁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的浸润密切相关。3.癌旁肝组织B7-H4的表达高低和肝癌病人的总体生存率及肿瘤的复发具有密切相关性,是肝癌病人独立的预后相关因素。且癌旁B7-H4高表达组更容易发生早期复发或转移(P=0.003),而癌旁B7-H4低表达组未发现和早期复发有直接关系(P=0.165)。
其他文献
长江经济带从空间布局上看,具有区域一体化的地理优势,但区域内各省市的经济增长呈现波伏特征,地处中部的安徽、江西沦陷为"经济洼地",而西部的贵州、云南被边缘化,经济发展
研究背景和目的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每年有3万患者死于宫颈癌。近20年来,随着宫颈癌发病率的增加,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宫颈
目的观察脾肾双补法中药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恶病质患者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集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恶病质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
目的:观察补肾法对绝经后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 AI)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补肾中药+AI+钙
目的:多西紫杉醇作为新一代的紫杉类抗癌药物,是微管解聚抑制剂,其作用于微管/微管蛋白系统,通过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且通过防止去多聚化过程而使微管稳定,阻滞细胞于G2
<正>岁末年初,通常是回顾和展望的时候。现在虽然已是三月,但因为今年过年晚,所以一般还是认为现在才是今年刚开始。最近房地产经纪行业最受关注的消息莫过于一家当初以不设
<正>玫瑰香葡萄,也叫麝香葡萄,是世界上著名的鲜食、酿酒、制汁的兼用品种。世界上种植面积分布很广,同时也是我国分布种植最广的品种之一。汉沽东临渤海,光照时间长,昼夜温
知识财产的外在结构,是知识财产与外部环境之间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的总和。知识财产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两种:知识财产的利用与知识财产的交换。通过知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受到很大冲击,导致这些企业产品出口量急剧下滑,企业经济效益大幅降低。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将持续,如何应对危机带
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城市中既有住区适老化程度较低与老年人居住的矛盾日益加深。基于针对合肥市4个代表性既有住区进行的实地调研以及对老年居民适老化改造需求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