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违实条件句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国内外许多学者虽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他们所持有的观点不尽相同。有些学者集中研究其哲学意义,有些则将其置于心理语言学领域进行研究;此外,更多学者从语法角度对其进行阐释。本文则试图从认知角度研究英语违实条件句,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尝试为英语违实条件句的阐释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以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英语违实条件句进行定性分析,指出依据认知复杂程度的高低,英语违实条件句可分为隐喻性与非隐喻性两类。隐喻性违实条件句是指构成英语违实条件句的前件和后件其中之一或两者均是隐喻,而非隐喻性违实条件句则指前件和后件均不是隐喻。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网络对两类英语违实条件句的认知过程配以实例进行阐释,进一步说明理解两类英语违实条件句在认知复杂程度方面存在的差异。与隐喻性违实条件句相比较而言,理解非隐喻性违实条件句的认知复杂程度较低。为证实上述假设,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进得出以下结论:违实条件句的错误率高于真实条件句,隐喻性违实条件句的错误率高于非隐喻性违实条件句。此项结果表明理解违实条件句和隐喻性违实条件句的认知复杂程度分别高于真实条件句和非隐喻性违实条件句,从而证明了将英语违实条件句分为隐喻性违实条件句和非隐喻性违实条件句的分类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本文结语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意义以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并对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