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设计关系着全体农民的健康状况,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也经历了不同的制度形式,无论是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作用。在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正式将我国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转变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此次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变迁提高了制度的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但在农村地区的现实运行中依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进行变迁原因的分析,总结变迁的特征与规律,并以此对未来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出政策性建议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介绍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出现过的三种制度形式,阐述了制度的内涵与功能,同时对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三部分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变迁路径与特征的分析,分析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变迁具体五个方面的表现以及变迁过程中主体多元化及变迁方式双重性的特征。第四部分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主要包含了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内部供需不均衡产生的动力两个方面,并对影响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多种因素进行了阐述。第五部分总结了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现存的问题,分别是制度供给水平不足、制度需求的增长无法满足以及医疗制度环境的影响。第六部分为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对策建议,从供给角度要强化政府医疗领域的责任,从需求角度要增强农民的制度参与感、从外部环境角度要加强相关制度的改革。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今后农村地区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制度的发展更加符合制度变迁的规律,制度的运行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