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并不太平,各类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相继上演。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的威胁,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逐渐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在积极寻找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方法和路径。目前,国际国内的做法如何?存在哪些差异,又有哪些相似?我国在重大自然灾害的社会救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面临哪些问题?国外的成功经验能否为我国提供借鉴?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论文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以我国和日本两个自然灾害典型国家作为研究的对象,在遵循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我国与日本在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做法上进行了比较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问题确立的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概括了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从防灾法律、防灾意识培养、防灾规划以及救灾物资储备等方面对两国的灾前准备工作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对两国在紧急救援中的做法进行比较;第五部分灾后社会重建做法的比较研究;第六部分在前面比较的基础上寻找两国做法上存在异同的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完善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对策建议;第七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与日本在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中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许多差异,我国政府在做法上既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这里边既有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技术、手段等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各地区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共度难关,人文关怀也做得比较到位,但在防灾救灾法制建设、防灾意识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日本灾害救助制度成熟、完善,在灾难面前表现出良好的秩序性,但也面临私有制等方面的困惑。我国应在保持自己优势的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国情以及具体实际,积极学习国外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救助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灾害救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