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造成水体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和残余饵料中的大量氮、磷和有机物残留在水体中,加上生活、工业污水的排放,极大的增加了水体的营养负荷,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给人类的健康及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处理包括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法,但物理和化学方法费用昂贵,技术要求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微生物法处理富营养化水体费用低,操作方便,效果好,现在已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微生物为基础的污水处理工艺方面的方法。为了研制能有效降解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含量的复合菌制剂,本研究从自净能力强、水体生态环境稳定的鱼塘中采集水样,利用筛选培养基分离到具有高效降解氮、磷和有机物的菌株共18株,分别命名为ND1、ND2、ND3、ND4、ND5、ND6、ND7、ND8、NJI、GY1、MPI、MRSI、MRS2、MRS3、MRS4、MRS5、MRS6和MRS7。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18株活性菌进行鉴定。初步鉴定结果如下:ND1为红酵母属的Rhodotorula mucilaginosa;ND2、ND6、ND7和MRS6为乳杆菌属的Lactobacillus parafarraginis;ND4和MRS1为乳杆菌属的Lactobacillus rhamnosus;MRS2和MRS5为乳杆菌属的Lactobacillus perolens;MRS3和MRS4为乳杆菌属的Lactobacillus buchneri;MRS7为乳杆菌属的Lactobacillus harbinensis;ND3和ND5为醋杆菌属的Acetobacter ghanensis,属于光合细菌的红螺菌目;GY1和MP1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的Sphingomonas sp,属于变形细菌的4亚类,是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资源;ND8为芽孢杆菌属的Bacillus cereus;NJ1为芽孢杆菌属的Bacillus oleronius。对分离到的ND1、ND2、ND3、ND4、ND5、ND6、ND7、ND8、NJI、GY1、MPI、MRSI、MRS2、MRS3、MRS4、MRS5、MRS6和MRS7 18株菌株的生长特性及相关功能进行研究后,确定ND1、ND3、ND8、NJI、MP1、MRS1、MRS2、MRS6和MRS7 9株菌用于研制复合菌制剂。将9株菌分别投入采集的富营养化污水水样中,在30℃、100r/min的条件下研究每种单菌株对污水中COD、TP、NH3-N和TN的降解效果,经过7天的处理后发现:ND1对污水中COD、TP、TN的降解率均最高,分别达78.4%、93.9%、68.6%;MP1对污水中NH3-N的降解率最高,达93.55%。根据ND1、ND3、ND8、NJI、MP1、MRS1、MRS2、MRS6和MRS7 9株分离菌株对水体中COD、TP、NH3-N和TN降解率的高低进行组合,制备7种复合菌制剂,分别命名为FHJ-1、FHJ-2、FHJ-3、FHJ-4、FHJ-5、FHJ-6和FHJ-7。FHJ-1包括ND1、ND8、NJI、MP1,FHJ-2包括ND1、ND8、NJI、MP1、ND3,FHJ-3包括ND1、ND8、NJI、MP1、MRS1,FHJ-4包括ND1、ND8、NJI、MP1、MRS2,FHJ-5包括ND1、ND8、NJI、MP1、MRS6,FHJ-6包括ND1、ND8、NJI、MP1、MRS7,FHJ-7包括ND1、ND8、NJI、MP1、ND3、MRS1、MRS2、MRS6、MRS7。用上述制备的FHJ-1、FHJ-2、FHJ-3、FHJ-4、FHJ-5、FHJ-6和FHJ-7 7种复合菌制剂分别投入采集的富营养化污水水样中,在30℃、100r/min的条件下研究每种复合菌制剂对污水中COD、TP、NH3-N和TN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FHJ-6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对污水中COD、TP、NH3-N和TN的降解率分别达68.69%、88.08%、89.56%、32.01%。相比于商品化的3种微生物制剂EM1、EM2和EM3,FHJ-6对污水中COD和NH3-N的降解率均最高。应用本研究研制的FHJ-6对浑浊池塘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三周池塘清澈见底,鱼类生长良好,对池塘中的鱼类等水生动物未造成危害。综上,本研究从自净能力强、水体生态环境稳定的鱼塘中分离到18株菌,并通过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效果差异及菌株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比较,获得一种优势复合菌制剂。该复合菌制剂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富营养化水体中的COD、NH3-N、TP和TN的含量,而且还对养殖水体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规模化水产养殖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