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A股股价增量信息含量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需要,为了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与趋同,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重新引入,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其中一大亮点即是将公允价值作为5种会计计量属性之一,且有17项具体准则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公允价值的计量。那么,在金融危机暴发的背景下,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否具有股价相关信息,其会计信息是否具有增量信息含量?因此,本文采用Dechow的信息增量分析思想对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增量信息含量进行检验。本文首先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对公允价值及其价值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对公允价值和增量信息含量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与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Dechow的信息增量分析思想,利用价格模型对2008年到2010年三年的数据进行回归,以加入公允价值变动额后模型的拟合优度是否增加,来判断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增量的信息含量。实证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增量信息含量。该研究结果为准则制定者提供了实证研究上的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同时,本文提出利用两个模型回归得出的拟合优度之间的差异来作为金融危机的一个警示指标,为金融危机的预测提供新的指标,有利于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投资的全球化,金融衍生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发展,双币种衍生证券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双币种期权收益不仅依赖于外国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化,还受到汇率风险的影响,因此投
在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国际商务“六大员”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构建背景、构建依据和构建目标,最后提出了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研究以自我控制力量模型为基础,通过实验研究对1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验,以探讨自我控制对诚信与信任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自我控制对诚信的影响过程中急性自我控制资源损
资产剥离作为一种重要的补救措施被反垄断当局广泛运用于横向兼并控制,然而对资产剥离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却相对薄弱并充满争议,尤其是对资产剥离有效性的适用条件缺乏系统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