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是中国中东部人口和农业大省,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的基本理念。本文首先结合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及二者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以此为基础界定了二者的内涵及特征。其次,构建了基于二者内涵以及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选取安徽省2011年——2016年各市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在开源软件R语言上构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估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发展水平,并借助GIS技术,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省以市域为单元的各年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数值较大。表明安徽省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上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结合LISA聚类分析,发现二者的空间聚集方面,高高聚集为主要特征,低低聚集为次要特征。再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前述的随机森林模型评估结果,定量分析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安徽省2011至2016年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相关性方面并不像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那样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但全省范围来看协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最后,结合本文相关研究结果以及安徽省内相关实际情况,简单描述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二者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