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弄清兔、狗和猪胃幽门部肌肉层的组织学结构特点,本研究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分别对所采集的10个兔胃、10个狗胃和10个猪胃幽门部的肌肉层进行了组织学特点的观察,并结合其组织学结构特点,对胃幽门部的分区、功能性特点和幽门开合机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获得了兔、狗和猪三种单室胃动物胃幽门部肌肉层的组织学特征,结果如下:根据三种动物胃幽门部平滑肌种类以及肌层厚度的差异将其划分为幽门近端、幽门窦和幽门远端三个区域。幽门近端肌层相对于后两个区域较薄,三种动物该处肌层的平均厚度为1.9mm。幽门近端肌层主要由环形肌构成,狗胃还有纵行肌的分布,猪胃和兔胃的壁面侧以及脏面侧可以看到内斜行肌的存在。三种动物胃幽门窦处肌层增厚,形成幽门前括约肌,其平均厚度为3.3mm。幽门前括约肌主要是由环形肌的增厚引起的,在猪和兔胃的壁面侧和脏面侧,斜行肌也参与构成前括约肌;在狗胃有一定数量的纵行肌参与形成前括约肌。幽门远端肌层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其平均厚度为5.1mm。幽门括约肌主要由增厚的环形肌构成,纵行肌也占有一定比例,在兔胃胃小弯侧的内斜行肌也参与构成幽门括约肌。三种动物胃幽门远端小弯侧还可以观察到各自特殊的结构:兔胃的特点是,三种平滑肌同时出现,外层有规则排布的纵行肌,中间有呈波浪状分布的环形肌,最内侧环形肌向粘膜侧倾斜为斜行肌;狗胃的特点是,环形肌层之间分布有发达的胶原纤维束,这些纤维束或者平行于环形肌纤维,或者穿插于环形肌纤维之间形成网络结构;猪胃的特点是,在幽门窦胃小弯侧出现幽门圆枕,在胃幽门窦向幽门远端的方向上,胃小弯外侧为规则的环形肌,靠近粘膜侧,纵行肌穿插进入环形肌,纵行肌或者平行于环形肌束存在,或者穿插于环形肌之间形成“网络结构”,到达幽门远端,胃小弯侧外层规则的环形肌消失,整个肌层都由纵行肌与环形肌交错形成的“网络结构”构成。我们的研究提示,传统的观点认为胃的肌肉层是由外层纵形肌、中间环形肌和内层斜形肌构成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三层平滑肌并不是完整分布的,有些区域是由两层平滑肌构成的,有些区域甚至只能观察到一层平滑肌,而且在不同区域各层平滑肌的厚度差异很大。本研究结果与李仁阁对三种单室胃动物胃幽门部肌肉层分层剥离的结果相一致。动物胃幽门部肌肉层的组织学结构特点对于解释赵海涛所观察到的活体胃幽门部的运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胃幽门部肌层的分布特点不仅对于胃幽门部的分区有重要意义,它对于研究胃内食糜的磨碎、胃的排空以及胃内容物的返流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