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必须兼顾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双重需求,旅游公共服务更是确保旅游经济提质增效的有效抓手,全域覆盖、标准规范、高效普惠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既是旅游的基础条件,又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重庆市随着“网红”旅游城市的知名度的提升,旅游接待量不断攀升,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聚焦全方位旅游服务,推进全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但随着旅游市场规模和游客需求的扩大,重庆市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均等、不充分等问题逐渐显现,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因此,深度剖析近年来重庆市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关系,推进重庆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重庆旅游业的提质增效,实现重庆市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本文以重庆市38个区县和万盛经开区为研究单元,构建其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协调发展模型,对2014-2018年重庆市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耦合协调度类型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2014-2018年重庆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呈现出由低水平向中等偏上水平持续提升的发展趋势;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以点带面、先分散后集聚的的空间演化特征,都市旅游区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区域,环城旅游区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和增速明显高于渝东北旅游区和渝东南旅游区。(2)2014-2018年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由低水平向中等偏上水平发展的向好趋势,但增幅较小;空间分布呈现出以点带面、整体空间异质性增强、局部趋同的特征。总体来看,南部地区增速明显高于北部地区,都市旅游区增速处于领先地位,渝东北旅游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区域。(3)2014-2018年重庆市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呈现出由低水平耦合阶段向磨合阶段过渡的趋势,大部分区县处于拮抗阶段,未有一个区县达到高水平耦合阶段,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发展极不协调的状态;空间分布呈现出整体分异、局部趋同的特征;整体上都市旅游区和环城旅游区的耦合度水平高于渝东北旅游区和渝东南旅游区;都市旅游区磨合阶段的区县存在较高水平高耦合的现象,环城旅游区、渝东北旅游区、渝东南旅游区磨合阶段的区县存在较低水平高耦合的现象。(4)2014-2018年重庆市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虽逐年增高,但仍无区县达到优质协调发展水平,仅极少数区县达到勉强协调发展,一个区县达到初级协调发展;空间分布呈现出以点带面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由点状分散分布到带状集聚再到面状集聚;都市旅游区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区域,环城旅游区、渝东南旅游区和渝东北旅游区的耦合协调度水平逐渐递减,空间异质性较强,区域发展均等化程度较低。(5)2014-2018年重庆市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类型主要为旅游公共服务滞后型;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旅游公共服务滞后型多集中在渝东南旅游区、渝东北旅游区的东部、环城旅游区的南部;旅游经济发展滞后型均分布在都市旅游区、环城旅游区和渝东北旅游区的偏北地区,呈带状分布特征。(6)未来重庆市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积极编制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规划,在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经济建设中做到有规可依、规划先行;要注重旅游公共服务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提速发展,不同失调程度的区县采取不同的提速措施;在整体耦合协调度水平向优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每个区县要针对自身实际的协调类型选择精准的协调发展方式;针对不同方面的旅游公共服务采取不同的提升措施,以高水平区县带动邻近低水平区县,形成区域联动协同发展;通过政策优化、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协同效应,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各区域要因地制宜,针对自身特色优势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的错位发展,有效助力重庆市旅游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各区域的错位发展。
其他文献
家蚕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鳞翅目的模式昆虫,在科研和经济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激素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和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20E)是最为重要的两大激素。家蚕(Bombyx mori)为鳞翅目模式昆虫,因此研究家蚕变态发育的机理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在家蚕血淋巴中存在一群高丰度
个体在小学阶段要经历思维方式的转变、自我意识的快速上升以及对同伴关系的依存性明显增强等重大心理变化,因此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周步成,1991)。情绪行为问题属于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素质作为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王鑫强,张大均,2012),对情绪行为问题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小学生心理素质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既可深入
水稻和油菜是中国主要的粮油作物,水稻油菜轮作是重庆地区较为常见的作物轮作模式。国内外学者对水稻和油菜高产种植做了大量理论研究,但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学术层面上,对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方面研究甚少。科学调查施肥现状和土壤现状,并结合气候变化规律,进行合理科学施肥,是实现作物绿色高产高效的关键保证。近年来,重庆水稻油菜轮作地区氮肥施用不当,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基于此,本文
果胶作为一种多功能杂多糖,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体系中。其中,最为普遍的应用就是作为胶凝剂以改善食品的流变特性。天然食物中的果胶大多为高酯果胶,它是目前国内果胶生产厂家的主要供给产品。目前,绝大多数的果胶凝胶研究都是基于传统凝胶方式的改良,凝胶体系以酸性食品基质、低浓度钙或高糖环境为主,无法充分满足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因此,开发有别于糖酸协同的高酯果胶凝胶新技术,具有十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全世界栽培最广泛的蔬菜作物之一,同时,番茄也是植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之一。干旱、高盐、极端温度等非生物胁迫严重抑制作物的生长与发育,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干旱作为非生物胁迫的主要胁迫因子之一,它给农作物带来的损失远高于其他逆境危害。因此,选育抗旱性强的番茄品种是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两者结合的方法改良植物的抗旱
工夫红茶生产工艺主要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其中萎凋是形成工夫红茶独特品质的基础工序。目前,关于工夫红茶萎凋工艺优化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但低温处理鲜叶对红茶品质的影响机制尚未清晰。本文以福鼎大白茶的一芽二叶鲜样为材料,进行低温处理后,再按照传统工艺加工工夫红茶,并对低温处理后的样本进行生化成分鉴定、品质分析及转录组测序等研究,观察低温处理后,在加工工序中样品酶活性和内含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茶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愈加迅速,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畜禽养殖产生的不经有效处理的排泄物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负担。厌氧消化工艺可以将畜禽粪污资源化,把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燃料。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环境并回收绿色能源沼气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理想选择之一,厌氧消化工艺大规模被应用于废水处理。随着工程上的厌氧消化工艺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过程中的
铂类化合物顺铂作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在睾丸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头颈部实体瘤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其严重的肾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影响。因此探究顺铂肾毒性的机制并寻找可行的肾脏保护策略意义重大。硫氧还蛋白(TXN)系统由NADPH、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XNRD)、TXN组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系统。在哺乳动物体内,TXN系统与谷氧还蛋白系统(由NADPH、谷胱甘肽还原酶(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化肥用量多,减施潜力大,施用有机肥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响应国家“十三五”农业“双减”政策,探寻马铃薯生产的有效节肥措施,筛选最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例,研究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对马铃薯养分吸收与利用、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光合酶、块茎品质、产量及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变化规律等各方面的影响,得到马铃薯节肥增产优质的最佳施肥组合。本研究基于马铃薯和玉
根串珠霉(Berkeleyomyces basicola)是一种常见的丝状真菌,半活体寄生,引起植物的土传根黑腐病,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根串珠霉的寄主范围广泛,可侵染棉花、烟草、胡萝卜等33个科的130余种植物,包括多种重要经济作物、农作物和观赏植物,严重威胁着以上植物在各个产区的产量和质量,给世界各地区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暂无根串珠霉LAMP快速检测的报道,也鲜有关于不同寄主来源该病菌致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