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学生的体力活动量不足已是全球的共识,提高大学生体力活动是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这段时期,体力活动和身体素质有出现下降的趋势。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体力活动存在差异,体育院校具有特殊性,学生分为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建成环境能够影响人们的体力活动,因此探究不同环境对体院新生体力活动的影响尤其重要。本文旨在探究体院新生在不同建成环境下的体力活动水平情况,体育生非体育生的体力活动差别;同时,探讨体院新生对不同建成环境感知的差异情况和不同建成环境对体育新生的体力活动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方法。选取上海体育学院2018届全体学生共计910名,填写简版人居环境适宜步行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量表测量其家庭及校园的感知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经过数据筛选,有效样本共计677名(男生315名,女生362名)。用独立样T本检验分析不同性别不同专业新生的体力活动和感知建成环境差异。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体院新生在不同环境下的体力活动差异和对不同建成环境感知的差异。之后,依据33和66两个百分位数点对有效样本每日中高强度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和休闲性体力活动(leisure-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L-MVPA)平均时间的高低划分出三个等级并赋值1、2和3作为自变量,将人口社会学变量性别、专业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最终分析影响体院新生体力活动的主要建成环境因素。研究结果:在家庭和校园环境中,不同性别、专业新生的MVPA和L-MVPA分别都存在差异性显著。家庭环境与校园环境中的MVPA和L-MVPA都存在差异性显著。经分析后发现,在家庭环境中建筑美观和交通安全每升高1,因变量MVPA的等级变化预估系数β分别为1.112,p=0.033和1.062,p=0.004。其中家庭建成环境对体育生的体力活动无显著影响,但对于非体育生在家庭环境中建筑密度和道路通畅、建筑美观每升高1,因变量MVPA的等级变化预估系数β分别为1.054,p=0.007、0.932,p=0.003和1.183,p=0.001。在校园环境中建筑美观和治安安全每升高1,因变量MVPA的等级变化预估系数β分别为1.101,p=0.041和0.926,p=0.027。其中体育生在校园环境中感知道路通畅、治安安全每升高1,因变量MVPA的等级变化预估系数β分别为1.1.02,p=0.032,和0.809,p=0.036。对于非体育生在家庭环境中建筑密度和建筑美观每升高1,因变量MVPA的等级变化预估系数β分别为1.061,p=0.015,和1.120,p=0.036。研究结论:1.体院新生的MVPA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在家庭和学校期间,男生和体育生的MVPA和L-MVPA要大于女生和非体育生的MVPA和LMVPA,且差异性显著。2.体院新生在家庭环境中的MVPA要高于校园环境,且差异性显著。体育生在家庭和校园环境中的L-MVPA没有差异性显著。3.家庭环境周边的建筑美观和交通安全增加有助于改善体院新生日常MVPA的活动量,体育生的PA不受家庭建成环境的影响。校园环境周边的建筑美观的增加有助于改善体院新生日常MVPA的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