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而于90年代初开放的中国股票市场也成为了转变过程的一部分。IPO作为企业上市、进入股票市场的主要方式,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在不断改革,从严格的制度审批控制逐渐向市场化的方式靠拢,IPO抑价现象也随之诞生。虽然IPO抑价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但不论是与资本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整体发展不比我国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股市的IPO抑价程度都更为严重,一方面它直接影响到我国股市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会间接深入危害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弄清楚大客户和供应商对IPO抑价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可供借鉴的抑制IPO高抑价的有效举措,本文对比分析大客户和供应商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探讨从客户和供应商角度抑制IPO高抑价的应对方法,选取了行业内两家代表性企业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提出适用于整个市场的有效对策,为创业板块抑制IPO高抑价、实现我国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选取越博动力和欣锐科技两家公司进行客户和供应商对企业IPO抑价影响的研究。首先,介绍我国新股发行和定价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目前的IPO抑价现象,并对IPO抑价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然后,从稳定性、集中度和关系型交易三个方面分析大客户和供应商对IPO企业和IPO抑价的影响及机理。其次,对越博动力和欣锐科技的公司背景、大客户和供应商情况进行介绍,并阐述本文中对IPO抑价率的衡量方法。最后,根据越博动力和欣锐科技的大客户和供应商数据,从稳定性、集中度和关系型交易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并结合计算出的IPO抑价率对比深入分析实证结论与案例数据结果不一致的原因。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本文得出大客户及供应商的稳定性、集中度和关系型交易会对公司IPO抑价产生影响,但在稳定性和关系型交易方面,越博动力与欣锐科技的数据结果同已有研究结论不一致的结论,反映为实证结果也不能反映所有个别企业的具体情况,其不一致的原因包括稳定的大客户及供应商更能向外界传递良好的信号导致超额认购、IPO抑价率的计算和关系型交易的衡量不一定准确、大客户及供应商的变动会弱化关系型交易的作用以及控制权的分散程度不同等。此外,从政策制度、IPO企业自身管理和市场投资者三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抑制IPO高抑价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