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家居以及智慧医疗等应用领域;其根基在于对城市方方面面的“透彻感知”。基于物联网中的传感器从环境和人类活动中获取海量的数据,成为支撑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石。但在城市环境下大规模地部署物联网硬件及软件设备,面临着高昂的部署以及维护成本。参与式感知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基于不同类型的智能移动终端与相应的应用程序结合,对城市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状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资助项目(61772173):“基于博弈论的车联网位置隐私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520006):“基于大规模出租车轨迹数据的路径通行时间预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家居以及智慧医疗等应用领域;其根基在于对城市方方面面的“透彻感知”。基于物联网中的传感器从环境和人类活动中获取海量的数据,成为支撑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石。但在城市环境下大规模地部署物联网硬件及软件设备,面临着高昂的部署以及维护成本。参与式感知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基于不同类型的智能移动终端与相应的应用程序结合,对城市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状态进行数据感知,这样低成本、强扩展性的数据收集方式对智慧城市的“智”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参与式感知已经成为大规模收集数据的有效范式,其面临着感知任务分配与参与者选择、激励机制设计、数据安全、数据冗余与质量评估以及恶意行为检测等重大挑战;其中,数据安全代表着参与式感知系统“质”的维度,作为数据安全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隐私和数据可靠性对数据的有效收集和发布影响重大。在缺乏有效保护参与者地理隐私的情况下,分享蕴含参与者时空位置的感知数据很容易导致其敏感信息的泄露,从而影响参与感知任务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参与式感知的“开放性”特点,可能存在恶意参与者通过伪造或者篡改数据完成感知任务并获得相应的奖励,将导致数据“污染”,影响后期分析和决策。因此,基于智慧城市参与式感知系统研究需要以及地理信息的基本概念,本文对地理隐私和数据可靠性重新进行了定义,分别针对参与式感知场景中地理隐私保护和感知数据可靠性问题展开相应研究,主要贡献包括:1.提出了一种参与式感知场景中基于子轨迹混淆的地理隐私保护方法Pathswap,该方法融合混合区和K-匿名模型,在无需引入可信第三方的前提下,设计匿名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通过隐匿身份信息与轨迹数据的对应关系,在匿名服务器完成身份信息交换,即通过改变子轨迹所属的参与者个体,从而切断参与者身份与其原始轨迹之间的关联。在三个真实轨迹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基于差分隐私、K-匿名模型的隐私保护方法,Pathswap能够较好地抵御基于行为模式的重识别攻击,达到保护参与者地理隐私目的,同时也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轨迹数据集聚集统计等特征。2.提出了一个基于统一度量的轨迹隐私保护度量框架,以解决不同轨迹隐私保护方法的评价问题。框架中定义了一个融合攻击者背景知识和攻击方法等因素的统一化隐私度量指标,该隐私度量指标综合轨迹相似度和用户唯一性两个方面,代替不同隐私保护方法的具体度量指标,实现对隐私保护水平的统一评价。相关实验验证表明,该框架以及相应的统一隐私度量指标可有效地协助研究人员基于不同的保护和数据可用性需求来设计或选择合适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3.设计了一个基于雾架构的车辆参与式感知框架TPSense,实现参与式感知中交通事件报告可靠性评估和参与者地理隐私保护的双重目标。区别于传统的基于车辆节点信誉值计算模型的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框架中TE-EM算法针对参与感知车辆节点可靠性未知的场景,将交通事件报告的可靠性评估问题转化为统计模型中的极大似然估计问题,利用期望最大化算法解决;同时,车辆节点每次上传事件报告时,利用盲签名技术随机生成假名来替换其真实身份信息,从而确保车辆节点不被关联和跟踪,实现车辆节点的地理隐私保护。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方案的有效性。4.设计了一个基于信任模型的集成式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评价框架Trust E-VPS,框架集成了常见的攻击模型、不同类型的信任模型以及度量指标;通过构建不同上下文的感知场景和攻击,实现对各种评估方法对应信任模型的效率和性能的统一评价;Trust E-VPS的实现基于开源的交通仿真软件SUMO和无线通信仿真软件OMNET++构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扩展性,为智慧城市规划人员和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人员提供完善的信任模型以及基于信任模型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的设计和测试环境。5.设计了基于工作流的参与者轨迹隐私保护方法度量系统PUEP。基于工作流理论,PUEP系统将轨迹数据预处理、隐私保护方法、隐私保护及数据可用性度量指标定义为可供重复调用的操作算子;然后,通过有向无环图的形式对实验任务进行描述,最终实现实验任务的自动化执行。通过该系统,研究人员以直观的方式定义和部署实验,实现隐私保护方法设计、评估、实验结果的收集和分析等环节的流程化;同时,PUEP系统也允许使用方扩展新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和度量指标。
其他文献
水是生命的起源,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水循环系统将受到影响,因此,水资源脆弱性问题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贵州省气候时空变化下引起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威宁、贵阳等31个站点2001—2018年气象日值数据,基于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对2001—2
近年来,喀斯特地貌下的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受到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规划难度大幅度提升,为了研究贵州省高坡苗族乡规划的策略方法,本文分析了2019年该乡遥感数据,借助田野调查与访谈法,“源-汇”景观格局分析、AHP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出高坡苗族乡的人文景观格局与生态景观格局,并在Arc GIS软件中综合分析乡村景观格局规划策略,选取石门村为试点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结果表明:(1)在高
土壤侵蚀已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发展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其导致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土壤退化、降低土壤的生产能力。21世纪以来,影响侵蚀发生的降雨和植被变化趋势如何,土壤侵蚀是增加还是减少,未来的变化趋势如何等尚不清楚。此外,土壤含有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储量,在计算有机碳过程中忽略土壤侵蚀,会错误的认为有机碳侵蚀是由于呼吸作用。因此我们评估了基于土壤侵蚀的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 Or
目的分析陶工尘肺Ⅰ期患者胸部CT影像特征,为陶工尘肺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1月受理的某卫浴企业陶工尘肺Ⅰ期患者35例,均为男性,年龄范围为40~60岁,平均(49.9±4.0)岁。对CT影像上病灶特点、分布及合并症征象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CT峰值采用计量资料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
老字号根植于城市的发展变迁之中,通常蕴含着光辉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一代人的记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老字号品牌传播因对使用新媒体传播的意识不足、忽略新媒体内容建设、新媒体受众维护缺失等问题陷入困局。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背景,通过对114家辽宁省中华老字号和辽宁省老字号的研究,分析辽宁省老字号品牌传播陷入困局的原因,并为之分析出切实可行的突围路径。
中国西南喀斯特是全球三大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最集中、喀斯特发育最强烈的地区,以滇、黔、桂三省区为主。滇黔桂地区降水丰沛,但基岩透水性强,导致地表水资源缺乏,土壤水分是该区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结构,该区域地形起伏大,土层浅薄且土被不连续,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强,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然而,目前滇黔桂地区土壤水分空间格局和时间变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仍不明晰。因此,本文首
溶解性无机碳(DIC)是流域内碳迁移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中DIC的运输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场所,特别是碳源汇能力较强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生态系统,其碳迁移情况受到更多关注。为了更准确、全面地了解喀斯特地区水库的DIC变化特征,认识其影响因素,研究选取了典型喀斯特高原地区深水型水库平寨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月(冬季)、5月(春季)、7月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突出普遍价值,由于其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以及夏季暴雨洪水的发生,其境内洪水肆虐,且因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植被被大面积破坏以及大量的土壤流失,这也将加速土层本就相对较薄弱的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进程。根据收集的施秉境内黄洲河流域2014~2018的降雨数据,分析流域年内月平均降雨量的变化情况、短历时最大降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次雨洪过程的变化趋势。根据在黄洲河流
本文以稀土掺杂Ln2Sn2O7(Ln=La,Gd,Y),Ln2Zr2O7(Ln=La,Gd,Y)以及Sr3P4O13等三种复合氧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和共沉淀法作为合成方法,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上转换荧光光谱(UPL)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制备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等进行研究。系统
本文采用贵州省19个气象站近36年(1980-2015年)春季的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日照时数及平均相对风速等数据,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法将该地区进行地貌类型分区处理,即根据地貌切割程度,在各气象站区域内确定其地貌类型并进行数字化,然后再按气象区域各地貌类型的百分比,借助SPSS软件经过Q型统聚类分析将整个贵州省分为四个地貌类型区(深切割岩溶区、浅切割岩溶区、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