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系杂种百合是世界最主要的切花品种之一。但与东方百合相比亚洲百合花期更短,严重影响了它的观赏价值和瓶插寿命,因此培育出花期较长的亚洲百合新品种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百合为乙烯释放型花卉,百合花朵开放时,伴随着乙烯的释放而衰老。ACO是催化乙烯生成的最后一步关键酶,控制着乙烯的生成速率。因此,通过RNA干扰技术可使内源的ACO基因转录的mRNA被降解,对ACO基因进行有效沉默,从而抑制乙烯生成,达到延长花期的目的。本研究以亚洲百合‘普利安娜’为试材,建立了直接分化受体系统和遗传转化体系,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ACO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转化亚洲百合,获得转化植株,为百合遗传转化提供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直接分化受体系统(1)鳞块和鳞片叶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均为MS+BA2.0 mg/L+NAA0.2 mg/L;(2)小叶柄分化不定芽培养基以MS+BA1.0mg/L+NAA0.3mg/L为宜;(3)1/2MS+IBA0.5 mg/L +90g/L蔗糖+暗培养1个月后再光照培养可诱导试管苗鳞茎膨大;(4)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 +0.1%活性炭;(5)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结果表明:鳞块以150 mg/L为宜,鳞片叶以100 mg/L为宜。2.建立了遗传转化体系(1)鳞片叶和鳞块侵染最佳时间和浓度为:鳞片叶用OD600=0.3左右的菌液侵染8分钟最好,鳞块用OD600=0.8左右的菌液侵染30分钟最好;(2)乙酰丁香酮能明显提高百合转化植株的再生频率,MS重悬液和固体共培养基中均添加20 mg/L AS活化菌液2小时用于转化可以提高抗性植株再生率。(3)不经过预培养的鳞块侵染后污染率最低,有利于百合鳞块的转化;(4)去除大量元素中的NH4NO3有利于农杆菌的附着,使转化率提高1倍。3.本研究获得了106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并对其中55株进行了PCR检测,获得了4株PCR阳性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