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Ca(Z=Ge,Sn)的半金属铁磁性及CrSb/NaCl的界面性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_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电子器件都是以电子电荷作为信息载体的,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器件集成度变得非常有限。电子的自旋却可以克服这种弊端。半金属磁性材料是一种基于电子自旋作用的新型材料,已被用于磁性器件中,而且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自旋极化率还可以用作半导体的自旋注入源。   目前,随着密度泛函理论的不断改进和计算用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高,使得理论计算研究材料的各项性质(包括半金属性质)成为可能,这也大大降低实验研究的费用。理论研究半金属铁磁体的手段主要有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全势法和赝势平面波法。   首先,我们使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法和广义梯度近似预测得出,不含过渡金属的半霍伊斯勒化合物GeKCa和SnKCa 具有半金属铁磁性和100[%]的自旋极化率。   GeKCa和SnKCa的半金属隙分别为0.32eV和0.33eV,且半金属铁磁性将保持不变直到晶格常数分别被压缩为平衡晶格常数的10[%]和13[%]。半金属铁磁性主要产生于Ge(或Sn)p电子态的自旋极化。   然后,运用LDA+U 讨论CrSb(001)/NaCl(100)界面的性质,我们发现界面的形成有两种组合方式,但都不具有半金属性质。情况(b)的界面有最低的总能量,每个超胞总磁矩为9.88 B μ,自旋极化率为98.8[%]。界面半金属性的消失是由于界面中的电荷转移造成的。
其他文献
Bose—Einstein凝聚体的宏观量子干涉现象一直是Bose—Einstein凝聚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运用了不同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Bose—Einstein凝聚体所满足的非
纳米线以及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等多功能材料在最近几年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主要由于其在纳米机械结构和纳米电子器件上潜在的应用价值以及它们独特的力学、磁学、光学和
生物微循环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血液和组织液在生物脏器里的流动,从而进行物质交换,给生物体内的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同时带走细胞组织产生的废物,从而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得以顺利
电磁相互作用拉氏密度量算子应满足的厄密性和规范不变性基本要求,同时还应满足Lorentz标量算子特性,而“传统”电磁衰变有效理论虽满足上述条件但不能同时很好地描述多个中性
磁场或磁矩对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如对光的反射、折射、偏振面、相位等的影响,称为磁光效应。传统的磁光效应主要针对均匀介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由磁光颗粒组成的光子晶体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研究并发现各种结构的手征性边缘模。而磁光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简称为LSPR)为二维光子晶体的手征性边缘模的生成提供了新的机制,基于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超强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及高功率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X射线激光器的产生,非线性光学及X射线光谱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和范围也得到了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非周期性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Deoxynucleoside)分子和周期性脱氧核苷酸晶胞的分子结构,计算红外光吸收频率和拉曼光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