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中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检测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由其癌前病变,即CIN逐步发生发展形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从癌前病变CIN到宫颈癌是一个长期、逐步演变的过程,因此,高效筛查在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大量研究表明,持续的HPV感染是导致绝大多数宫颈癌发生以及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13】。目前,TCT联合HPV检测是临床上主要的筛查手段,TCT检查过程中因操作、阅片等主观因素易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出现。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HPV检测方法是HPV DNA检测,但临床上大多数的HPV感染宿主细胞后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大多数新发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在2年内消退【14】,这使得临床上HPV DNA检测的特异度一般相对较低【15】,这表明HPV DNA检测方法可能会筛选出大量临床“一过性”的感染,进而影响患者的情绪,并加重其经济负担。故寻找新的筛查方法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研究HPV E6/E7 mRNA检测在HPV阳性患者分流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探讨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妇科门诊部及住院部的200例行TCT检查且经HPV DNA检测证实为HPV阳性的患者。患者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0.50±10.50)岁,无子宫切除及宫颈手术史、3天内无性生活、无阴道冲洗及阴道上药操作。TCT细胞学分类: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ILM)110例、非典型鳞状细胞(ASC)29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23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2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非典型腺细胞(SCC/AGC)11例。200例患者中,100例进行了宫颈活检及病理学检查。活检病理学分类:NILM20例、CINⅠ级28例、CINⅡ级39例、CINⅢ级8例、宫颈癌5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方法2.1标本采集与保存:用配套的宫颈刷插入宫颈外口,顺时针转动3~5圈,然后将宫颈刷在装有Preserv Cyt TM保存液(一般5-10ml,不少于3ml)的瓶子中震荡10次,将宫颈刷上的细胞洗脱装入瓶子中,拧好瓶盖,贴上标签做好记号,放入冰箱,零下20℃保存备检。2.2标本送检:将标本装入冷藏箱送往河南科蒂亚(新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3 HPV E6/E7 mRNA检测:由公司研究员严格按照HPV E6/E7 mRNA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HPV E6/E7 mRNA检测。2.4结果整理:将200例标本的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及此前的TCT检测和宫颈活检病理学结果录入Excel表格,以进行统计学分析。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设计。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采用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来比较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之间HPV E6/E7 mRNA阳性率的变化。HPV E6/E7 mRNA的表达水平用较大四分位数P75表示,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来比较不同级别宫颈病变间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HPV E6/E7 m RN的拷贝数随着宫颈病变等级的变化趋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TCT分级的宫颈病变间HPV E6/E7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PV E6/E7 mRNA阳性率与TCT分级呈正相关(F值=9.474,P=0.037<0.05,阳性比例的预测系数为0.955)。HPV E6/E7 mRNA拷贝数与TCT分级也呈正相关(P=0.002778<0.05,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943)。2.不同病理分级的宫颈病变间HPV E6/E7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PV E6/E7 mRNA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F值=33.563,P=0.010<0.05,阳性比例的预测系数为0.952)。HPV E6/E7 mRNA拷贝数与病理分级也呈正相关(P=0.01667<0.05,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989)。3.100例有活检病理学结果的患者同时有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纳入分流效能分析。将活检病理学分类中CIN II级、CIN III级和宫颈癌统称为CIN2+,活检病理学分类中NILM和CIN I级则称为<CIN 2。HPV E6/E7 mRNA检出CIN 2+宫颈病变的敏感性为82.69%,特异性为62.50%,阳性预测值为70.49%,阴性预测值为76.92%。4.100例有活检病理学结果的患者纳入分流效能分析。将活检病理学分类中CIN II级、CIN III级和宫颈癌统称为CIN 2+,NILM和CIN I级则称为<CIN 2。将TCT检测结果中的NILM、ASC和LSIL归为TCT阴性,而HSIL和SCC/AGC归为TCT阳性。TCT检出CIN 2+宫颈病变的敏感性为65.38%,特异性为60.42%,阳性预测值为64.15%,阴性预测值为61.70%。5.100例行活检病理学检查的患者,同时有HPV E6/E7 mRNA和TCT检测结果,纳入分流效能分析。将活检病理学分类中CIN II级、CIN III级和宫颈癌统称为CIN 2+,NILM和CIN I级则称为<CIN 2。将TCT检测的HSIL、SCC/AGC且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的结果归为联合检测阳性,TCT检测的NILM、ASC、LSIL或HPV E6/E7 mRNA检测阴性的结果均归为联合检测阴性。HPV E6/E7 mRNA联合TCT检出CIN 2+宫颈病变的敏感性为63.46%,特异性为75.00%,阳性预测值为73.33%,阴性预测值为65.45%。结论:1.HPV E6/E7 mRNA的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呈上升趋势,HPV E6/E7 mRNA的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不同病理级别的宫颈组织中,HPV E6/E7 mRNA表达量与病理分级有极强相关性,且也呈正相关。2.HPV E6/E7 mRNA检测可用于HPV阳性患者的分流,避免对HPV DNA检测检出的“一过性”感染患者的过度诊疗。3.HPV E6/E7 mRNA检测联合TCT检测用于宫颈癌的筛查,有助于预测疾病进展的程度,可用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分层,实行人群高效管理。
其他文献
<正>2010年9月国际商会已经完成了《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年通则》),已于2011年1月1日发布生效。与《2000年通则》相比,《2010年通则》更准确地标明了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给大学生教育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思路、新活力,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德育模式,提高了大学生教育德育的效果。为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教育德育工作
<正>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及文艺晚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65位外国国家元首、代表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出席
在当今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社区发展处于比较复杂的状态,社区的发展也呈现不均衡态势。文章结合中国国情与中国社区发展及演变的特点,从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社区进行深入地剖析,
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Rictor是组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2(m TORC2)的关键蛋白,近来有研究表明其与肺癌、乳腺癌
目的以往的研究表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Total Bile Acid,TBA)与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但尚不清楚TBA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之间有无关系
<正>自1925年作为第三媒体出现以来,电视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当前,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媒体环境变得异常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电视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最大,发展趋势很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应用成为目前素质教育对信息技术教学深化改革的目的与硬性要求。目前,我们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微课
提出城市日益错综复杂的地下电缆与电缆沟管井运行管理中的难题,利用GPS及GIS技术对地下电缆进行数字化改造。采取1套命名编号规则进行准确唯一辨识,运用地理接线图、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