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中央2008年“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不断上升,地方债务规模迅速扩大,不断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要求我们严控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深入领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从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成果惠民和生态文明建设9个方面31个指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接着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评价,最后采用面板门限模型从全国整体和不同板块区域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依据得分高低可划分为“明星板块”、“平庸板块”和“落后板块”,基本表现出“东高-中平-西低”的梯度特征。(2)地方政府债务整体上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全国政府债务门槛值和“平庸落后板块”门槛值趋于一致,分别为0.1381和0.1402,“明星板块”门槛值较高为0.2368。(3)地方政府在利用债务资金效率上存在差异,“明星板块”省市较“平庸落后板块”省市更能高效利用债务资金。(4)城镇化率、点度中心度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显著促进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的发展,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在不同板块间表现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