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阿Q正传》两英译本中的人物塑造方式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被公认为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作家,他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阿Q正传》是其中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作为鲁迅先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它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推向世界,在世界文学中享有盛誉。   该论文选择了《阿Q正传》最为盛传的两个英译本,即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威廉·莱尔的译本,通过对比分析对人物塑造的处理和翻译来展现两个译本不同的翻译技巧和翻译风格。   该论文首先对人物塑造进行定义,并对其主要表现方式进行分类,重点讨论《阿Q正传》中最重要的三种人物塑造方式,即对话描写、动作描写以及心理描写。以这三种描写在作品中的特点和功能为基础,论文选取细致典型的例子详细地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对人物塑造方式的处理,译者不同的翻译技巧和风格及其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不同效果展现其中。总体而言,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比较注重保持原文的表现形式,在译文的人物塑造再现以及艺术美感上有所损失,而威廉·莱尔在传达文义的基础上适度放开形式上的束缚,抓住了人物塑造中的文化内涵、感情传达及性格展示等因素,因而在再现原文的人物塑造及艺术美感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其他文献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在新世纪里的美国文坛催生了一个文学流派:美国“9/11”小说。美国“9/11”小说在叙事主题方面有三种走向:一类意在解读文明的冲突与对话;一类旨在反映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开始传播到全世界,就其影响范围和后果来说,它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学者、专家、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等纷纷著书立说分析金融
学术书评作为一种潜在的对面子威胁性的语类,不仅对所评书目进行个人评价,而且还要处理诸如对书的读者、书的作者等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