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生活质量要求逐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更加坚定。葡萄酒作为人们生活的通用饮品,也逐渐被中国人的饮酒习惯所接受。目前我国年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只有0. 3升,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0,因此,葡萄酒市场前景很好,大有超过啤酒市场和白酒市场的势头。葡萄酒制造业也是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而且葡萄酒行业在酿造行业中市场绩效属于佼佼者,吸引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客商进入该行业,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葡萄酒酿造企业500多家。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酿造业的发展如果背离了人们生活需要的轨道,必将步履艰难,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葡萄酒行业还面临着国际化的竞争。昌黎县作为我国赤霞珠葡萄品质、酿酒葡萄产量、干红酒企业数量、生产能力和葡萄酒出口量五个全国第一的酒葡萄种植及葡萄酒生产基地,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生产能力和出口量不断提高,但在产业化经营问题上还是非常的薄弱,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酿酒企业与酒葡萄种植户之间利益冲突;酒葡萄种植户之间没有良好的联结关系;政府与企业、种植户之间缺乏沟通;酿酒企业之间也缺乏必要的联结。具体表现在:产业经营规模尚小,规模效益有待发挥;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经济利益很难保证;生产者科技含量低,技术经济收入欠丰;农户企业联结松散,企业发展潜在危机;政府角色把握不准,部门职能有待发挥;市场空间有待开发,昌黎名牌尚待打造。本文试图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尤其是现代契约理论的有关方法和理论,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与涉农企业的联结问题,研究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酿酒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通过研究提出了几点意见:理顺行业经营关系,形成综合竞争实力;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产业链条联接;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加强部门职能作用;完善市场营销网络,打造昌黎红酒名牌;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提高农民竞争意识。探索出一条能使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