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试图从敦煌讲唱文学在中国通俗叙事文学发展史上重要作用和影响这个角度入手,探讨其文学史意义和价值。
首先,分析了敦煌讲唱文学兴起的文化生态大环境,即时代条件,敦煌讲唱文学兴盛的时代主要在中唐-五代以及宋初,敦煌讲唱文学之所以兴盛于这个时代,这与初唐上百年的开拓发展,以及各方面的积累有极大关系。分析了敦煌讲唱文学兴起的文化生态小环境,即地域条件,敦煌讲唱文学之所以兴起于河西地区的敦煌,也与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河西地区文化一向十分发达,“安史之乱”时,中原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战乱,这里社会秩序基本安定,唐以来形成的文化生态环境持续保存直至宋初。其次,分析了敦煌讲唱文学的几个特征;剖析了敦煌讲唱文学中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借鉴叙事学理论从情节、结构、人物、叙述者、叙述视角及叙事修辞等方面论述了敦煌讲唱文学的叙事特征,并阐述了敦煌讲唱文学对宋元以后世通俗叙事文学的影响。
论文的主要结论为:敦煌讲唱文学是我国通俗叙事文学史上一个重要发展环节,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与前代通俗叙事文学相较都有质的飞跃,它在叙事形态上由自发阶段跨入自觉阶段,它为宋元以后通俗叙事文学的大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