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叙事文学繁荣的先声——敦煌讲唱文学综论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试图从敦煌讲唱文学在中国通俗叙事文学发展史上重要作用和影响这个角度入手,探讨其文学史意义和价值。 首先,分析了敦煌讲唱文学兴起的文化生态大环境,即时代条件,敦煌讲唱文学兴盛的时代主要在中唐-五代以及宋初,敦煌讲唱文学之所以兴盛于这个时代,这与初唐上百年的开拓发展,以及各方面的积累有极大关系。分析了敦煌讲唱文学兴起的文化生态小环境,即地域条件,敦煌讲唱文学之所以兴起于河西地区的敦煌,也与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河西地区文化一向十分发达,“安史之乱”时,中原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战乱,这里社会秩序基本安定,唐以来形成的文化生态环境持续保存直至宋初。其次,分析了敦煌讲唱文学的几个特征;剖析了敦煌讲唱文学中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借鉴叙事学理论从情节、结构、人物、叙述者、叙述视角及叙事修辞等方面论述了敦煌讲唱文学的叙事特征,并阐述了敦煌讲唱文学对宋元以后世通俗叙事文学的影响。 论文的主要结论为:敦煌讲唱文学是我国通俗叙事文学史上一个重要发展环节,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与前代通俗叙事文学相较都有质的飞跃,它在叙事形态上由自发阶段跨入自觉阶段,它为宋元以后通俗叙事文学的大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对欧茨前期作品中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欧茨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艺术风格纷繁复杂的多产女作家。她博学多才,深受传统的影响且不失创造性,实是难能可贵。文章从欧茨对文学传统
文学本质论是文学研究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韩愈和布瓦洛是中西文学批评史上各自文学传统中复古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本国文坛上擎起向古代文学遗产学习的大旗,他们
本论文就是主要是讨论母语为英语者的汉语语用失误现象,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和汉文化;母语为英语者的汉语语用失误现象;母语为英语者的汉语语用失误的原因;汉语语用失误的防范策
学界对王充与《论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哲学和文学思想、文学价值的研究,但对于王充的经学观和《论衡》文学表现方式的关系却很少分析。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拟以此立论,探讨《
第六代电影专注于讲述位于社会边缘的个体生命孤独地期待和寻找的故事。他们期待和寻找的往往只是一份梦想或源于生命的感觉,他们却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但是,这种期待和寻找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