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流域鱼类系统发育多样性及4种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0028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线粒体Cytb和COI联合基因,构建流域内现存鱼类系统发育树,对不同群落进行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寻找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与水温、水深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此外,选取了4种鲤科鱼类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对其种群遗传结构进行探讨,结果主要如下:1.基于联合基因对白洋淀流域152条鱼类序列进行α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白洋淀流域的54种鱼类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分为3大分支,分支Ⅰ为鲤形目鱼类,分支Ⅱ为鲇形目鱼类,分支Ⅲ包括有鲈形目、胡瓜鱼目、合鳃目及颌针鱼目等鱼类。根据系统发育树对流域内各群落多样性研究显示,α多样性指数呈现一致性,排序为:拒马河群落>白洋淀群落>沙河群落>王快群落>府河群落>孝义河群落>西大洋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中,系统发育多样性(PD)排序为:白洋淀群落>拒马河群落>王快群落>沙河群落>府河群落>孝义河群落>西大洋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PD)与平均最近种间系统发育距离(MNTD)大体为显著性相关,净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与净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RI)无相关性,物种丰富度与PD指数为显著相关。对环境因子中水温及水深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I随着平均水温的增加而降低,为显著相关。2.基于联合基因对白洋淀流域沙河和拒马河分布的宽鳍鱲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种群共计有141个样本,检测出45个单倍型,其中2个为共享单倍型。拒马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沙河种群(h:0.7120>0.4514,π:0.01182>0.00313)。系统发育树、单倍型网络图及遗传分化系数(FST)均表明2个种群间未出现明显分化。中性检验及错配分析显示沙河种群未经历过群体扩张,错配分布图及贝叶斯天际线显示拒马河种群在0.004百万年前经历了种群扩张。结合单倍型网络图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沙河种群可能经历过奠基者效应,由拒马河种群扩散而来。参考鲤科鱼类Cytb基因每百万年0.84%~1%的进化速率,估算2个种群的分歧时间为0.089~0.067百万年前。3.基于联合基因对白洋淀流域5个水域,即白洋淀、沙河(包括王快水库)、府河、孝义河、及唐河(包括西大洋水库)分布的(?)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5个种群共有155个样本,检测出单倍型45个,其中8个为共享单倍型。白洋淀种群、沙河种群、孝义河种群遗传多样性(h:0.8479~0.9447,π:0.00727~0.01081)高于唐河种群及府河种群(h:0.7190~0.7596,π:0.00533~0.00621)。系统发育树、单倍型网络图及遗传分化系数(FST)表明5个种群间未出现明显分化。中性检验、错配分析结合贝叶斯天际线,显示孝义河种群在0.075百万年前经历种群扩张事件,后出现下降趋势,其他种群在保持稳定后出现有效种群减小趋势。估算5个种群的分歧时间为0.288~0.129百万年前。4.基于联合基因对拒马河和天津泃河分布的拉氏鱥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2个种群共有71个样本,检测出26个单倍型,其中有1个共享单倍型。泃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拒马河种群(h:0.8603>0.7338,π:0.01311>0.00310)。系统发育树、单倍型网络图及遗传分化系数(FST)表明2个种群间未出现明显分化。中性检验及贝叶斯天际线显示拒马河种群在0.045百万年前经历种群扩张事件,泃河种群保持稳定,结合单倍型网络图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拒马河种群可能经历过奠基者效应,由泃河种群扩散而来。估算2个种群的分歧时间为2.077~1.578百万年前。5.基于联合基因对拒马河及沙河分布的青龙山小鰾鮈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2个种群共有76个样本,检测出单倍型27个,其中4个为共享单倍型。沙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拒马河种群(h:0.8954>0.8329,π:0.00606>0.00480)。系统发育树、单倍型网络图及遗传分化系数(FsT)表明种群间无明显分化现象。错配分布图及贝叶斯天际线分析显示拒马河种群在0.25百万年前经历种群扩张事件,估算2个种群的分歧时间为0.138~0.105百万年前。
其他文献
芍药苷具有较强的抗炎、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目前已被广泛的用于临床中多种疾病的治疗,但未见其对Ⅰ型变态反应治疗的深入研究。本实验分别以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小鼠和RBL-2H3细胞为体内、体外研究模型,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了芍药苷对Ⅰ型变态反应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网络药理学分析赤芍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赤芍主要成分以及作用靶点,再利用Ge
目的:本课题通过与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进行对照试验,观察温胃健脾益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型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评价温胃健脾益肾汤治疗本病本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探讨其发病病机,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脾胃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IBS-D(脾肾阳虚型)患者60例,每组30人。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越鞠丸成分-靶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生物网络,通过对网络的分析挖掘越鞠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并结合CNKI中的相关文献检索出越鞠丸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成分所作用的靶点;利用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功能性消化不良涉及的疾病靶点,并剔除Relevance score<20的靶点;将所有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进行名称标准化
分布式云存储中的数据一致性指一个节点的数据完成更新后,其它副本节点的数据也需完成更新。因果一致性要求节点中的数据操作满足因果依赖性的约束。目前关于数据一致性的研究方案中,因果一致性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为满足高性能要求,需进一步研究提升因果一致性模型性能。同时,云存储环境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因果一致性模型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风险。如何在因果一致性模型中高效且安全地实现数据一致性成为亟待解
目的:本研究以化浊解毒疏肝方为治疗药物,观察戊四氮致痫大鼠经药物治疗后行为学表现、学习记忆改善情况、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及PI3K-AKT-GSK3β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化浊解毒疏肝方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化浊解毒疏肝方进行深入研究及改善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0只SPF级SD大鼠,随机抽取空白组10只,其余60只建立大鼠慢性癫痫模型(PTZ 35 mg/kg/隔日)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挖掘分析宋清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遣方用药经验,有利于宋清江主任经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为进一步研发治疗CAG提供新药奠定理论基础,并为日后的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新参考和新思路。方法:收集2018.09-2020.12期间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宋清江主任门诊治疗CAG的患
多糖和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的混合体系无处不在。多糖和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后,通常具有比其单体更好的溶解性、乳化性、稳定性、抗氧化性,常被用于改善其单体功能特性等。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TFP)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及抗氧化活性,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凝胶特性,关于LDL-TF
目的:1.研究观察个体化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临床疗效。2.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穴位贴敷组方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一、临床试验部分1.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5)采用个体化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n=35)予以乳果糖治疗。2.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CCS与BSF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在停
本文对团膳菜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及研究,剖析当前团膳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食材品质管理、提高服务人员专业能力、设置菜品投诉窗口等措施,有效助力团膳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目的:观察化瘀消脂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疗效,明确其有效性,为中医治疗痰瘀互结型NAFLD提供有效验方。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脾胃肝胆门诊和脾胃病房收集的66例痰瘀互结型NAFLD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化瘀消脂方、对照组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