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我国部分重点城市房价上涨较快,房价波动较大。房价波动与宏观经济关系密切,房价波动不仅影响居民财富收入和消费,也会影响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也影响金融风险。房价波动扩散是学者研究关注的焦点。房价收入比过高,家庭杠杆率上升过快,加剧了房地产市场风险。防风险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鉴于此,很有必要研究城市房价波动扩散,分析房价波动的风险溢出效应,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时间维度考察城市房价波动特征,在空间垂直维度和空间水平维度分别考察城市房价波动扩散特征,在时间-空间维度下考察研究城市房价波动的风险溢出效应。基于本研究主题,对相关文献综述分析。纵观国内外文献,关于城市房价波动扩散与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局限:第一,从研究方法上,是应用传统线性计量方法,如单位根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第二,现有文献是应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数据验证“波纹效应”、“溢出效应”等已存在的房价扩散特征,缺乏发现新的房价波动扩散特征的文献。第三,现有文献分析房价波动扩散的基础局限于“地理近邻”,缺乏从“经济近邻”视角研究房价波动扩散的文献。第四,研究焦点的局限,以往文献关注房价波动风险溢出对宏观经济、金融、地方政府的影响,缺乏对城市间房价波动风险溢出效应空间特征的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应用分形理论研究我国城市房价波动。分形市场理论更符合市场实际运行情形。R/S分析法是分形理论中一种非常稳健的无参数统计方法,通过Hurst指数能判定时间序列的分形结构和状态持续性。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城市房价波动具有长记忆性,房价一旦上涨,会持续性上涨;房价一旦下跌,也会表现出持续性下跌。第二,我国城市房价波动存在三年左右的循环周期。第三,一线城市房价波动噪声最多,也就是房地产市场投资投机氛围最为严重,其次是二线城市,然后是三线城市。其次,研究城市房价波动扩散。一方面,在空间垂直维度上,应用供求双重预期供求模型分析房价波动扩散机制,在线性-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框架下,研究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房价波动扩散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城市房价波动扩散存在等级传递特征,波动扩散具有方向性,由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传递。第二,等级传递特征不具有对称性,也就是低等级城市房价波动不能引起高等级城市房价波动。第三,等级传递特征是对现有的波纹效应的补充,等级传递特征与波纹效应结合,能够更加全面立体刻画房价波动扩散现象。另一方面,在空间水平维度上,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从机制和实证分析城市房价波动扩散,研究发现城市房价波动扩散存在经济近邻特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相似,其房价波动联动性越强。然后,研究城市房价波动的风险溢出效应。应用区域经济学,在人口流动机制、资金流动机制和信息流动机制基础上,分析城市房价波动风险溢出的传导机制,实证方面应用DCC-GARCH-Co Va R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城市间房价波动动态相关具有顺周期性,在市场繁荣时相关性较强,在市场低迷时相关性较弱。第二,城市房价波动动态相关性和风险溢出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中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华中为一个组团,东北及西南、西北为另一个组团,组团内各经济区域之间房价波动相关性及风险溢出较大。第三,城市房地产风险及风险溢出与房价波动幅度呈正相关,房价波动较大时自身风险及风险溢出都较大。第四,房地产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梯特征,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本文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线性-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框架下,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房价波动扩散存在等级传递特征,波动扩散具有方向性,由高等级城市向低等级城市传递。第二,现有文献研究房地产波动扩散多是从地理近邻角度出发,本研究基于经济近邻视角,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研究城市房价波动扩散,发现城市房价波动扩散存在经济近邻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城市其房价波动联动性越强。第三,现有文献鲜有研究城市间房价波动风险溢出效应的空间特征,本研究在空间异质性视角下,研究城市间房价波动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城市之间房价波动动态相关具有顺周期性,城市房价波动动态相关性和风险溢出存在空间集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