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脸检测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移动端设备的快速发展,为人脸检测算法的广泛部署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当前主流的高精度人脸检测深度模型结构复杂、参数量巨大,通常依赖于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器等硬件支持。而移动端设备有限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无法满足其需求,限制了人脸检测技术在移动应用场景中的普及。因此,如何在资源受限的移动端平台上设计部署小尺寸、低能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脸检测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移动端设备的快速发展,为人脸检测算法的广泛部署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当前主流的高精度人脸检测深度模型结构复杂、参数量巨大,通常依赖于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器等硬件支持。而移动端设备有限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无法满足其需求,限制了人脸检测技术在移动应用场景中的普及。因此,如何在资源受限的移动端平台上设计部署小尺寸、低能耗、高精度的人脸检测模型,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模型大小、检测精度两个方面对人脸检测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于移动端的轻量级人脸检测算法Tiny-SSH,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移动端的实时人脸检测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移动端人脸检测对小尺寸模型和高检测速度的需求,本文在既有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算法Tiny-SSH。该算法在保持SSH人脸检测模型优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改进:一是采用轻量级卷积网络Mobile Net作为特征提取器,以降低模型计算复杂度;二是考虑到轻量级卷积网络相对深层卷积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较弱,会使模型精度降低,设计了一种包含可变形卷积的检测模块,保持模型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降低了模型计算复杂度,减少了网络参数量,实现了对模型的推理加速。2.为了进一步提高人脸检测模型的检测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新型网络架构。利用高精度的教师网络学习到的知识来指导学生网络,并设计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人脸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优化,通过训练使得学生网络具有与教师网络相当的检测率,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网络检测精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得到的模型检测效果与训练前的学生网络相比,在Wider Face验证集的三个子集上均得到了提高。与目前主流算法相比,在检测准确率、推理速度、模型大小等方面均占有优势。3.基于前述工作,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轻量级人脸检测算法Tiny-SSH的移动端实时人脸检测系统。该系统具备实时监控检测、视频录制与截图、监控回放与检测三种功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道路提取作为遥感影像对象提取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可以为道路提供语义信息和位置信息,属于一种特殊的语义分割任务,目标是将图像像素分为道路对象和背景区域两个子集,并且为道路对象区域的每个像素分配一个统一的语义标签。卷积神经网络(CNN)具有参数少,局部特征利用充分,特征提取能力强等特点,是目前道路提取使用的主流方法。但是,类不平衡问题经常出现在CNN的训练集中,大大降低了CNN模型的性能。本文采用集成代
随着电子产品的高速升级换代,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起到热传递连接作用的热界面材料(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s,TIMs)是解决散热问题的关键材料之一。聚合物/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料同时结合了聚合物材料的密封好、易加工、成本低和石墨烯的声子-电子协同热传导等优势,已被视为先进TIMs的理想替代物之一。相比而言,类贝壳层状结构的聚合物纳米纤维/石墨烯复合
锂金属因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 Ah g-1)被认为是重要的下一代可充电负极材料。然而,在电池循环过程中锂金属表面的锂枝晶生长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的破裂,副反应的加剧,甚至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引发安全问题。因此,解决锂枝晶的问题对稳定锂负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构筑三维集流体负极和锂负极活性点位修饰两个方向,探究了亲锂位点对锂沉积行为的诱导作用,实现锂金属的
聚甲醛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被誉为“赛钢”,聚甲醛齿轮质量轻、噪音小、可加工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传动系统。然而,聚甲醛的高结晶性导致齿轮易收缩变形。此外,导热性能差、强度低也是聚甲醛齿轮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提高齿根弯曲强度为目标开展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提出了齿轮弯曲强度测试新方法,设计加工了聚甲醛齿轮测试专用夹具,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并实验验证了优化设计结果,分析了影响聚甲醛齿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由于其能量转化率高、燃料选择范围广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氧离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O-SOFC)阳极或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H-SOFC)阴极产生的水通常会对单电池长期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且随着工作温度降低,阴极材料低的氧还原反应活性成为高性能SOFC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本文在Ruddlesden-Popper(R-P)型氧化物La1.5Pr0.5N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性能计算在气候模拟、流体力学、分子动力学、生物信息等领域都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高性能并发、多计算系统模型、数据与云存储下的高性能计算中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用户需求响应的时间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如何对高性能计算系统平台进行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化才是增强性能的核心。为了提高高性能计算系统利用率,以及降低系统负载不均衡,本文通过分析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蚁群的高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发展,人们对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为适应各种复杂自然环境及工程地质问题,桥梁结构体系选择呈现多样化。在高烈度区或有抗震要求地区建造斜拉桥,首选全漂浮支承体系。考虑到结构力学行为和景观设计需要,全漂浮体系独塔斜拉桥常采用空间框架索塔。此类斜拉桥主梁在索塔处不设支承,使主梁处于全悬浮状态,以利于抗震消能,而且空间框架索塔能适应主梁纵向摆动对索塔纵桥向刚度要
随着数据计算、存储以及网络流量的增加,ATCA设备的应用规模及分布范围在不断扩大,对其运行环境实现高效集中统一的监测成为迫切需求。通过对ATCA设备进行改造,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其设备监测中,以提升其能力,赋予其智能,是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ATCA监测系统多采用自主可控度低的IPMC设计,基于标准的ATCA系统架构,通过监控端有线网络接口来实现ATCA机箱内管理。本文结合实际需求对ATCA
硫化是橡胶制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合理的硫化时间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橡胶材料的不良导体属性,致使厚壁制品在硫化过程中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历史不同,导致相同时刻不同位置硫化程度并不一致,且随着厚度的增加差异更加明显,属于典型的非等温硫化过程,通常难以通过实验测得的等温硫化曲线来直接确定其最佳硫化工艺。确定厚壁制品硫化工艺的传统方法主要依赖经验,存在准确度不高、需多次试模等问题。因此,利用
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量化分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是一个重要课题。热导率是衡量均匀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但是对于非均匀的复合材料来说,体系内不同位置的局部热导率不同,人们采用不同的均匀化方法提出了许多等效热导率(ETC)和等效热阻(ETR)的预测模型来综合评价复合材料的整体导热性能。其中通过火积耗散率定义的等效热导率keff和等效热阻Reff具有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