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尤为明显,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仍然存在,不少教师重视课堂讲授,轻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以及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手段等等,这些现象不仅有授课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人们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的原因。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多数高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将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普通的文化课程加以对待,追求考分与排名,而不同程度的忽视或淡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应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功能,这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发展,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存在巨大的反差,亟待高度重视并加以修正。本文所说的“定位误区”是指思想政治课应有的定位与中学实际对这门课程的定位存在的误差。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培育中学生“三观”的课程,理应将聚焦在高中生政治思想的培育之上,但在高考和考分的驱动下,演变成了一门为考试分数服务的工具,这是现阶段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定位的最大误区。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知之上而展开的。通过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应然定位,以及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阐明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定位误区的具体表现及其基本成因,在此基础上,基于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应然定位,探讨改进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为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稳定的素质基础。本文主体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加以阐述。第二部分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然目标,为找寻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定位误区及其矫正提供依据;第三部分通过对选取的样本学校的调查问卷,为本文研究提供实证依据;第四部分着重探讨“误区”的具体表现与成因。本文认为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定位误区突出表现在:重视课本知识,轻视社会实践;重视考试,轻视行为养成;重视传统的教育方式,缺乏参与互动。其基本成因一是功利主义导向引发目标定位偏差;二是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之间存在偏差;三是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滞后引发的目标定位偏差;第五部分具体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回位”的基本路径。着重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评价方法还有开发教材资源、回归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位等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