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标志小目标检测与识别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hem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其重要应用之一的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已日趋成熟和完善,而道路交通标志识别系统(Traffic Sign Recognition,TSR)是ITS的关键子系统,亦在人工智能中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推动下得到性能跨越式提升。但交通标志牌进入驾驶员视野起初一般为小目标,TSR对其的检测效果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实现交通标志小目标实时精准检测,可增加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进而减少反应不及导致的交通事故,因此本研究主要进行交通标志小目标检测识别技术的改进,具体工作为:(1)基于清华和腾讯整理公布的TT-100K数据集进行中国交通标志小目标数据集的扩建,以弥补国内对质量高、规模大的交通标志小目标数据集的缺乏。针对TT-100K数据集存在的数据集类别分布不均衡,使用数据补充和结合交通标志特点改进的Mosaic、Cutmix数据增强进行均衡化,以真正提升交通标志小目标检测模型的泛化能力。最终得到的交通标志小目标数据集共有21702张样本图片,所含交通标志超过了58000个。设计实验并对比分析了均衡化处理有效性,35类交通标志的平均精度均值由86.49%提升到了88.12%,证明了所做数据集均衡化处理是有效的。(2)基于YOLOv4目标检测识别算法进行针对交通标志小目标的检测算法模型改进。针对YOLOv4算法对交通标志小目标检测精度仍有提升空间,对其多尺度预测结构进行修改,检测尺度数由3扩为4使更多图像位置细节信息被网络利用获取;为减少细节信息丢失和增强语义特征信息,采用基于空洞卷积的ASPP特征提取模块替换SPP模块;对特征融合策略进行改进,加入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结构ASFF,以提升特征融合有效性;对锚点框尺寸采用k-means++聚类优化使检测精度进一步提升。设计实验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检测效果,35类交通标志平均精度均值由88.12%提升到92.93%。最后进行网络轻量化以提升检测速率,将CSPDarknet53替换为Moblie Netv3,设计实验验证有效性,以平均精度均值损失0.79%的较小代价换取了每秒检测帧数由18.8上升到27.1的大幅增长。这些测试结果证明了所做算法逐步改进是合理且有效的。
其他文献
学位
农地流转被喻为“中国农村第二次革命”,是在保证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农户通过交易使用权对农地资料进行配置的一种活动方式。作为优化农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农地流转不仅是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劳动力城镇迁移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国家从制度、政策层面制定、出台了诸多举措以大力推进农地流转。据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统计,1996~2016年的20年
学位
学位
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中的关键一环,是连接智能电网电力供应商与电力用户的关键基础设施。近几年来,随着智能电网中需求响应、窃电预防、电能质量监控、峰谷分时电价、以及点对点(Peer to Peer,P2P)能源交易等应用的不断发展,智能电表在电网运维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智能电表作为这些功能的载体,有计算资源受限、升级困难且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智能电网应用的进一
学位
学位
学位
光纤传感器具备了结构紧凑、制造工序较为简单、检测结果精确等优点,在生物样本检验、药物分析、食品安全测试等领域中使用普遍。其中,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具备产品质量轻、体积小、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而且,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效应与光纤制备技术的融合,为获得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小型化、易于集成化的电子
电学的信号产生方法难以实现在现代雷达系统、数据存储以及量子信息等领域中所需的数十GHz信号带宽。基于光学方法的信号产生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更低的功率损耗以及抗电磁干扰能力,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众多光学信号产生方法中,基于光子回波技术的信号产生借助掺稀土离子晶体中数十GHz的非均匀展宽可以实现高传输速率以及大时间带宽积信号的产生。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首先归纳总结了光子回波技术的研究背景、国内